适应煤炭产业现代化矿井建设要求的“送教下矿”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本文选题:送教下矿 切入点:模式创新 出处:《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05期
【摘要】:山西省煤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针对山西煤炭资源整合以及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对于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形成了独具煤炭行业特色的"校企共办、学工结合、理实一体、校企同考"的"送教下矿"办学模式,建立了以创新办学模式、课堂教学改革、课程改革、教材建设、考核及评价体系、"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支撑,以行业企业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适应煤炭产业现代化建设矿井建设要求的"送教下矿"人才培养体系。提出"送教下矿"理论体系,率先采用课堂在煤矿,教师到坑口,实训在岗位,考核在一线的教学方法,促成了现代职业教育与煤炭行业的紧密对接。"送教下矿"得到了煤矿从业人员、煤炭企业及涉煤省份职业院校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
[Abstract]:In accordance with the urgent need for technical and skilled personnel in Shanxi's coal resources integration and coal industry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Shanxi Coal Vocational Secondary Professional School has formed a unique coal industry characteristic of "the school and enterprise co-run, the combination of study and work, the integration of management and practice." The mode of "sending teachers under mines" for the same examination has established a system supported by the innovative mode of running a school, the reform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reform of curriculum,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s, the system of examination and evalu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a "double-qualified" contingent of teachers. Taking the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needed by the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as the training target, the training system of "sending teaching and mining"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mine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coal industry is put forward, and the theoretical system of "sending teaching and mining" is put forward, and the classroom in coal mine is the first to be adopted. The teaching methods that teachers go to the pit, train in the post, and examine in the front line promote the clos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he coal industry. Coal enterprises and coal-related province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idely recognized and highly appraised.
【作者单位】: 山西省煤炭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分类号】:TD21-4;G7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远贵;;论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J];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2 戴一;张兴法;;企业在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J];广州化工;2011年21期
3 王淑娟;;论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诠释大学文化的主体地位与作用[J];辽宁科技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4 李毅;知识经济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冶金教育;1999年01期
5 董影卓;浅谈人才培养中的个性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1999年02期
6 王永止,徐兴;人才培养质量自测体系的构建[J];连云港化工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7 李红英;材料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J];有色金属高教研究;1999年04期
8 金燕;;焊接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J];科技资讯;2013年26期
9 贾永堂;崔波;;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四个根本转变[J];现代大学教育;2014年01期
10 钟慎斌;借鉴企业产品生产的经验 提高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J];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6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史玉环;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与路径选择[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俊强;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3 郑燕;高职人才培养“合作”模式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年
4 韩文英;独立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09年
5 范秀娟;我国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李婧;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控制模式的研究[D];景德镇陶瓷学院;2011年
7 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庞颖;大学文化与创新人才培养[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9 李艳;新型工业化背景下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10 方向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D];苏州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6595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659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