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育“德技双馨”人才培养的探讨——以卫生职业教育为例

发布时间:2018-06-05 17:41

  本文选题:高职教育 + 德技双馨 ; 参考:《当代教育科学》2015年21期


【摘要】:围绕"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两个关键点对高职学生的人才素质进行分析,探索构建了卫生职业教育的"德技双馨"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立德树人、厚技育人,提升了职业学校师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talents' quality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around the two key points of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vocational ability", and explores and constructs the innovative mode of cultivating high-quality technical and technical talents in health vocational education. The thick technique educates the person, promoted the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 and student's comprehensive occupation ability.
【作者单位】: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康复系;
【基金】:2013年江苏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项目“‘五化合一’康复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ZCZ64)
【分类号】:G712;R-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赵昕;;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适应性及其内涵研究——教师专业发展的视角[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12期

2 李林,鲍秀芹,麻淑君;国外物理治疗师的培训情况及其对我国的启迪[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曾真;;国内外康复专业教育模式的比较研究[J];时代教育;2015年19期

2 喻洪流;胡秀枋;沈力行;钱省三;;国内外康复医学的教育发展[J];中国临床康复;2006年44期

3 胡坚勇;陈丽娜;樊振勇;刘家远;;我国老龄化社会对康复需求的伦理学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年06期

4 王晓臣;王岩;;康复医学教育现状及在高职高专教育中的发展思路[J];卫生职业教育;2010年21期

5 胡坚勇,徐琳峰;综合医院康复科建设的难点和对策[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年02期

6 张凤仁,崔泓;康复医学研究生教育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年07期

7 张保锋;罗素英;;我国现代物理治疗师的技术素养与发展现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2期

8 罗治安;陈卓颐;罗洪英;李福胜;吴大为;;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9年04期

9 罗治安,邹文开;五年一贯制高职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J];中国康复;2005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桂珉,陈小梅,刘惠林;日本理学疗法士教育概况[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7年01期

2 买晓琴,罗跃嘉;美国物理治疗专业(PT)学位培养计划[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年01期

3 纪树荣,刘建军,常冬梅,顾岳,张琦;中国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的现状及课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4 徐水凌,严蕊琳;康复医学教学中启发式教学的运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年03期

5 张凤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年03期

6 黄永禧;;澳大利亚康复医师培训制度对我国的启示(续)[J];中国康复;1990年02期

7 李全珠;;日本物理和作业治疗师教育考察报告[J];中国康复;1990年02期

8 郭铁成,燕铁斌;澳大利亚作业治疗师培训情况及其借鉴意义[J];中国康复;1994年01期

9 李林,鲍秀琴,李晓捷,姜志梅;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21世纪康复治疗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年01期

10 朱仁华;;职教课程改革教师适应性研究与对策[J];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3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贾路,陈漪澜;试论图书馆与人才培养[J];职业卫生与病伤;2004年02期

2 刘宏岩;郝东明;祝恩智;胡金凤;关守宁;;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3 雷钧涛;;以科研促教学来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J];吉林医药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4 陈相新;;我国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J];医学与社会;2012年07期

5 陈林兴;赵怀清;夏咸松;李世辉;;做好人才培养顶层设计 确保人才培养质量[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年02期

6 张玉香;中医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J];中医教育;2000年05期

7 朱滨海,赵俊,梁宁霞,黄峻;以“135工程”为契机 切实做好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2年05期

8 刘红梅,张晓松;21世纪初高教人才培养模式基本原则探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9 邱海珍;实施健康教育与人才培养[J];华夏医学;2003年03期

10 蔡小忠;独立学院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4 华小梅;丁坚勇;康俊明;;高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饶凌平;丁坚勇;胡钋;华小梅;;校企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第6届全国高等学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7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电子高等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8 裘松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与实践[A];改革·创新·发展——电子教育研究论文集[C];2004年

9 ;抓好人才培养 努力建设高水平的师资队伍[A];全国纺织教育学会纺织教育交流会议文集[C];2004年

10 ;宁波大学颇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A];招生考试科研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闽江学院院长 杨斌;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N];福建日报;2008年

2 厦门大学校长 朱崇实;自觉担当起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使命[N];中国教育报;2010年

3 记者 沈朝晖;“百校千企”签订31项人才培养协议[N];宁波日报;2011年

4 记者 汪俞佳;文化产业要发展人才战略须先行[N];人民政协报;2011年

5 郝静;天津河北:“十佳”模范引领人才培养[N];检察日报;2012年

6 通讯员 洪玉管;人才培养也有质量认证[N];中国教育报;2012年

7 通化师范学院副院长 教授 刘惠洲;三个确立三个发挥 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N];中国教育报;2012年

8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胡和平;充分发挥体育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N];中国教育报;2012年

9 西南科技大学 董发勤;跨文化联合校园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崔楠;西北地区涉农高校人才培养迫在眉睫[N];内蒙古日报(汉);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炜;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成本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3 成中梅;学习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邓岳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与劳动力市场的对接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5 李晓军;本科技术教育人才培养的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杨同毅;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7 肖鹏燕;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非均衡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8 黄水林;和谐社会视阈下的高校人才培养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9 董垌希;中外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张彤;中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可持续发展[D];厦门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9828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19828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f1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