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能力本位学习领域与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比较研究
本文选题:德国 + 能力本位学习领域 ; 参考:《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25期
【摘要】:德国和澳大利亚对能力概念的理解不同,德国对能力的界定主要指职业行动能力,强调职业行动能力各个组成部分之间重要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被认为是一个整体的、相互依存的概念。澳大利亚对能力的界定更加关注技术和工作岗位能力,这些能力由于其模块化的特征,彼此之间相互独立。由于对能力理解的不同,德国能力本位学习领域与澳大利亚能力本位培训呈现出不同的基本特征。前者是基于培训职业而设计的系统化的跨学科课程,强调对技能型人才的系统化培养;而后者是基于岗位而设计的模块课程,模块之间相互独立、缺乏系统性,但灵活性强。两种模式各具特色,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可以整合两种模式的优势,探索符合国情的改革之路。
[Abstract]:Germany and Australia have different understandings of the concept of competence, which is defined primarily in terms of the ability to act in a profession, emphasizing the important interdependence between the various components of the capacity for professional action, which is considered as a whole. The concept of interdependence Australia's definition of competencies focuses more on skills and job competencies, which are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due to their modularized characteristics. Due to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competence, the field of competence-based learning in Germany is different from that in Australia. The former is a systematic interdisciplinary course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training profession, emphasizing the systematic cultivation of skilled personnel, while the latter is a module course designed on the basis of post, which is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and lacks of systematicness, but has strong flexibility. The two models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can integrate the advantages of the two models and explore the road of reform in accordance with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作者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沈阳师范大学;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一般项目“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德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比较研究”(BJA100085),主持人:徐涵
【分类号】:G7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敏珠;研究性学习中的教师角色[J];职教通讯;2001年05期
2 东梅;倡导研究性学习[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22期
3 吕薇;对高职教育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思考[J];现代技能开发;2003年10期
4 雷正光;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J];职教论坛;2005年14期
5 李炜年;;高职高专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科技纵横;2007年06期
6 阿不都沙拉木;哈丽亚;给娜;;伊宁卫校学生学习动力情况调查[J];卫生职业教育;2008年23期
7 杨自群;;在教学延伸中追求有效的学习[J];西藏科技;2008年07期
8 薛丽萍;;提高高职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思考[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9 于慧云;;让职校生更“爱”学习[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校长);2007年04期
10 徐巧蓉;论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作用[J];职教通讯;2002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李权康;陈义明;;“活性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三)[C];2009年
2 李权康;陈义明;;“活性评价”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应用[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广东卷)[C];2010年
3 尹月波;;改革考试成绩评判标准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A];中国生理学会第21届全国代表大会暨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满东升 刘雪杉;对艺术类学生 主体性学习的思考[N];中国文化报;2003年
2 临夏州民族学校 韩英;谈中职生学习兴趣培养[N];甘肃日报;2009年
3 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方展画 程江平 崔陵 于丽娟;“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掀起教学大变革[N];中国教育报;2013年
4 记者 苏军;专业紧盯市场 课堂变成熔炉[N];文汇报;2010年
5 赵志群 北京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岗位学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形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太重培训中心 刘欲峰;《数控机床》教学探讨——成人教育[N];山西科技报;200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贾传玲;中职生学习观的现状及构建[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赵秋丽;中职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的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3年
3 董香珠;中职生学习期望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4 梁婧;高职生学习沉浸体验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5 王宇;WY学习法[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爽;高职学生合作学习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7 朱小燕;技校学生厌学情绪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8 孟令杰;高职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D];河北科技师范学院;2014年
9 吴萍;实习中的学习[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谭欣;职校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策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71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071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