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院校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研究
发布时间:2019-02-25 13:46
【摘要】:涉外护理专业始创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2012年得到了国家教育部认可。目前全国开设涉外护理专业院校120所,在校生人数52917人。涉外护理专业是一个起步较晚,发展迅速地新兴专业。因此,有关涉外护理专业的研究得到了护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本研究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理念,从涉外护理专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和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国外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入手,通过与国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进行比较,从而提出了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整体方案。 从涉外护理专业现状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在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护理教育理念落后,课程理论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以临床医学教学模式组织教学;培养目标、职业定位不明确;专业特色不突出,普遍存在以“传统的护理教学强化英语”为主体的课程设置,造成语言培训和专业培训相脱节,部分毕业生不能胜任国际护理岗位;教育教学与国内外职业资格考试脱节、与临床岗位工作实际要求不吻合;双语教学师资存在严重不足够等诸多问题。 从涉外护理专业毕业生国外就业现状调查分析得出,目前制约毕业生出国就业的主要因素有:语言是最主要的输出障碍;输出方向单一、地域狭窄;课程设置不能与国际接轨,而是偏向于以临床护理为核心,致使护理工作人员的护理知识结构单一,整体护理意识匮乏,不能达到国际护理市场对护理人员整体素质的要求,因此,严重影响了国外雇主来华招聘护士的积极性。 从与国外护理专业课程设置差别比较分析得出:国内护理教育目前尚未完全摆脱生物医学模式的影响,护理教育理念不明确,,护理教育目标不清晰,因此,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不能满足现代护理学的发展及护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在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上没有更好地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过分强调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知识,形成了一种在医学基础课程上加上护理专业技术的课程模式,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现护理专业特色的课程设置;此外,在课程结构上人文课程比重偏低。 在上述三方面研究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涉外护理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全面改革。首先在专业培养目标上定位于“能在国内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涉外护理服务工作或在获得相应国际资格证书以后,能够在国外从事相应工作的技能型人才”。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将培养要求分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三个方面,并进行了细化。在课程设置上以临床护理工作岗位标准为依据,以美国CGFNS考试为切入点,采用模块化、平行式课程结构。在课程内容上以生命周期课程为主线,对部分课程进行有机的整合,增加了《英语国家概况》、《世界史》等涉外特色课程。同时改革了传统的中职院校英语课程,将英语课程分为公共英语和护理英语两部分,公共英语又分为精读、泛读、听说和写作四门课程。护理英语作为公共英语和临床护理的桥梁课程,贯穿整个专业教学过程,并强调双语教学。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7-4;G712
本文编号:2430242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R47-4;G7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纪勇;;高职护理专业模块化课程的研究[J];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罗仕蓉;杨天琼;王锐霞;;高职高专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重庆医学;2011年24期
3 陆秀花;王新宇;潘岩;谈立娜;;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中的若干问题及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年03期
4 余薇;陈文松;;涉外护理(专科)国际护理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实践[J];护士进修杂志;2010年09期
5 周风生;;护理专业(涉外方向)专科课程体系的构建[J];中国护理管理;2007年03期
6 高薇;孙静;刘洪;;高职高专临床护理专业课程整合利弊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09年23期
7 盛似春;张明群;;“2+1”高职护理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8 符秀华;;从护理岗位需求调查看中职护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9 王虹;郑显兰;;国内外护理本科课程设置的对比分析[J];护理学报;2007年10期
10 程蕾;游川;严妮娜;谢平;;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应符合时代的需求[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年03期
本文编号:24302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430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