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微文化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19-04-08 13:25
【摘要】:随着互联网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及资费的降低,移动互联网在网民中普遍应用,各种网络媒体平台也不断创新,现代人学习、生活、工作的开展都常借助于网络平台来开展。微信、微博、微视频、微新闻、微直播、微公益等以“微”开头的微文化正在逐步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青年学生是移动互联网的主要使用者。微文化对我国广大青年学生的各方面的影响也越来越深入,他们的互联网使用习惯和生活习惯也影响着他们个人的学习与班级的管理。这也给高职班级管理者开展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此思考“微文化对高职班级管理的影响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主要是采用查阅文献、开展问卷调查分析、进行实地观察以及真实访谈这几种方法来进行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法收集有关微文化研究、班级管理的资料,并进行分析整理;通过问卷调查对各项结果的分析,对高职师生在微文化下,他们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观察和访谈,了解微文化对高职班级管理影响的现状。本文思路是“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文章第一部分论述了微文化有主体个性化、内容碎片化、传播交互化、影响双面化的特征,主要有微博、微信、微视频、微新闻等传播形式,有认知功能、舆论调节功能,这些内容的阐述,为下文分析微文化对高职班级管理的影响提供了重要的支撑。第二部分,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和访谈法,了解常规高职班级管理的现状,指出常规高职班级管理更多的是侧重于学校或者二级学院领导单方面下达任务,注重的是任务是否落实,而没有注重班级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新思维的发挥,也无法更加适合现在95后的高职学生追求个性的需求,无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参与性;从调查数据了解到高职学生虽然对于“微文化”的熟知率不是很高,但基本每位大学生都听说过“微文化”中的一些具体内容,尤其是对微信、微电影、微博的接触最多,现在95后高职大学生普遍认为,微文化的各种载体可以运用在班级管理中;但调查数据同时显示高职老师在使用“微”平台进行班级管理、进行思政教育的力度是远远不够的,对于微文化的相关载体的平台也需要进一步的认识及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才能更好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微平台的载体。微文化对高职班级的促进作用主要包括能迎合高职班级管理个体的需求、可以拓展班级管理的载体和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增加班级管理的方法;微文化对高职班级管理带来的挑战主要包括对教育者的话语权带来挑战、对制定班级管理制度与方法带来挑战、对提升师生媒介素养带来挑战、对扩展班级管理方法带来挑战四个方面。针对微文化对高职班级管理带来的影响,结合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本文认为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加强微文化背景下高职班级管理的建设。第一,通过转变意识以提升教育者的话语权,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学校的管理者都要以开放接受的心态重视微文化对高职学生的影响,主动转变意识,增加多种形式以平等开放心态与学生进行对话沟通,从而提升教育者的话语权;第二,通过加强监督功能以完善微班级管理制度,对于在班级管理中运用微媒体,需要班级制定相应的制度,并要求班级所有成员自觉遵守,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第三,通过开展培训以提高师生的微文化素养,提高师生对网络信息的敏感度,具有对网络信息的筛选辨别能力,让师生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学会自我诊改、自主创新、自我管理;第四,通过改进管理方法以丰富班级管理的内容,在结合常规高职班级管理优点的基础上,同时运用微媒体平台进行班级管理,两者相互融合,共同助力于班级建设。微媒介的及时分享性及广泛的参与性,让学生的参与的动机和需求更明显,引导班级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积极性,组织调动班干、班级自我管理小组参与进来。当管理从被动管理转化为自我主动管理时,教育的力量就有可能转化为自我教育的力量,在学生中就会形成一种相互带动促进、共同追求进步的良好风气,让教育管理的作用得到深化,进一步加强了班级管理的建设。
[Abstract]:......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G715.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邱学明;;微文化背景下如何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效果[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年05期

2 王倩薷;;微文化背景下高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的思考[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6年11期

3 刘陈希;;新媒体背景下浅析青少年社交媒体应用情况及行为分析[J];新媒体研究;2016年11期

4 彭聪;;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6年07期

5 权祥;;微信在职业高校班级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化工时刊;2015年12期

6 赵菊梅;;高职院校班主任微信管理的途径和效果[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年06期

7 曹徐丰;;微信公众平台助力班级管理信息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5年11期

8 唐平秋;李勇图;;微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现实审视与思考[J];教学与研究;2015年05期

9 张筱荣;朱平;;网络文化低俗化论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10 冯小燕;包有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网络微文化发展难点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15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条

1 倪光辉;;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费梦琼;微文化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年

2 刘婧瑶;微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燕山大学;2015年

3 田野;微时代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4 李长学;微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刘盈盈;微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价值观的影响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6 赵颖华;微文化背景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传播的对策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7 胡娅;微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4年

8 段婉立;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养成教育研究[D];辽宁工业大学;2014年

9 李晨;高校班干部的实践智力与班级管理绩效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10 全春花;多元文化背景下我国大学生道德观教育研究[D];延边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45461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45461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1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