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江西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发布时间:2020-05-18 20:55
【摘要】: 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师资队伍的优化、办学效益的提高等诸多方面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江西省高职教育的飞速发展,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在规模建设和质量提高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高职院校在兼职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管理者对兼职教师内涵理解不深刻,兼职教师的聘任不规范,管理不严格,不重视兼职教师的专业发展等等,这些都影响着兼职教师作用的发挥,制约着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因此,分析制约江西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的因素,提出有针对性对策就显得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为此,本文以江西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为特定的研究对象,以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现状为现实基础,以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可行性分析为建设依据,以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经验为借鉴,提出了我省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文章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详细地探讨:阐述了兼职教师的概念和特征,解释了兼职教师队伍对高职院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选取了江西省一所有代表性的高职院校进行了实证调查,结合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对江西省高职院校当前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分析;在对我省高职院校兼职队伍建设进行可行性分析和借鉴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兼职队伍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从认识、政策、规划、制度和专业发展五个角度提出了我省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力求为我省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价值。
【图文】:

示意图,第三级教育,高等教育,分类结果


服务第—线岗位需要的人才。第二, 培养具备必要的理沦知识与较强实践能力的人才。第三,培养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级专门人才,高技能人才。二、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联系为了更好地把握高等职业教育的概念,有必要对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联系与区别进行梳理。(一)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联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本法所称高等学校是指大学、独立设置的学院和高等专科学校。其中包括高等职业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在法律层面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高等教育范畴。依据《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都属于高等教育第一阶段,处在同一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是与以‘学术目的为主’的学科性普通高等教育并列,而且贯穿在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三级教育之中,并非低层次低水平的高等教育,更非专科的一种变型”。①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单位


仅有1%的人十分了解这一情况,67%的人只是听说过,还有32%的人对高职院校这一需求几乎一无所知。图2-1 调查对象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请需求的了解情况(单位:人)(三)调查对象从业意愿调查从下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选择非常愿意和愿意的占绝大多数,视情况而定的而几乎占了总的调查人数的一半,选择不愿意的只有22人。从中可以看中,行业、企业人员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工作的热情度非常高,,这对我省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提供了可行性保障。图2-2 调查对象兼职教师从业意愿调查情况(单位:人)(四)选择赚取额外酬劳作为从业原因的占60%,将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作为从业原因的占22%,选择“热爱职业教育事业”以及“培养行业人才”各占6%,高职院校应根据这一现实情况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G7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登胜;;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J];教育探索;2008年08期

2 彭桂芳;;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培养问题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年18期

3 杜泽云;;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现状及其专业发展[J];文学教育(中);2011年02期

4 徐冬梅;黄教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策略分析[J];职教论坛;2011年13期

5 徐盈盈;;浅谈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工作的提升方法[J];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6 喻小燕;谭立新;;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探讨[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6期

7 何农;;论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途径[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9年S2期

8 王婷;;高等职业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职业时空;2010年07期

9 王彦飞;宋婷;;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管理边缘化探析[J];江苏教育;2011年03期

10 姜平;;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福建信息技术教育;2010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郑丽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制度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何农;;论高职教育特色师资队伍的创建[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二)[C];2009年

3 卢小平;童遵龙;;首都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与改进对策研究[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4 鲍贤俊;;工科类高职院校“双师”结构师资队伍的建设与探索[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6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7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红英;不再让学历决定一切[N];中国人事报;2005年

2 记者 张茧邋通讯员 童志宏 刘彦妮;5所高职院校接受“省检”[N];湖南日报;2008年

3 李海英;省高招专科、高职院校录取线公布[N];沈阳日报;2008年

4 记者 赖红英;广东公开招聘高职院校特聘教授[N];中国教育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王彦;打造高职院校排头兵[N];黑龙江日报;2009年

6 记者 张宝敏;人才培养不达标 学校招生要减少[N];中国教育报;2009年

7 海南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张志坚;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促进海南高职院校内涵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查结联;新成立六所高职院校招生[N];安徽日报;2004年

9 何学坤 刘淑芬;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重在以人为本[N];中国贸易报;2005年

10 记者 郭弘 实习生 罗苏;今年高考升学率将比去年下降一成[N];重庆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6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7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8 张宇;基于利益主体选择的高等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研究[D];天津大学;2007年

9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10 黄秋明;高职课程质量保证体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何兴国;高职院校校外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王丽;我国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张家瑛;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队伍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刘作朋;高职教师专业化问题思考[D];苏州大学;2008年

5 牟燕萌;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现状及建设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6 付云;重庆市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07年

7 黄份霞;新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8 胡旭晖;湖南省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构建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8年

9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斌;我国建筑类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702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6702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6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