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G715.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传言;;生源危机下高职院校生存法则[J];教育;2011年23期
2 赵绚丽;;高职院校如何拓宽融资渠道[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3 李爽;;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1年03期
4 陈衍;;高职院校重组的必要性与可能性[J];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15期
5 刘智勇;;高职院校开展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商科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教育联盟成立[J];安徽教育;2011年06期
7 彭继玲;;谈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8 温正胞;;高职院校兼职教师的管理困境:根源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11年09期
9 周玮;;如何在高职院校进行“数字应用能力”培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6期
10 林志斌;;浅议高职院校的战略管理及其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连杰;;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新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天津卷)[C];2010年
2 姜桂娟;;基于ISO9000标准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A];高教科研2006(上册:校长论坛·教育改革)[C];2006年
3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A];黄炎培与中国职业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成果集萃[C];2009年
4 宋士福;;高职院校精品课程建设新思考[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5 邓满娥;;高职会计电算化教学改革研究[A];经济发展与管理创新--全国经济管理院校工业技术学研究会第十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李晓军;黄克孝;;开展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院校课程改革[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马杰;;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改革的动力机制研究[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8 徐亮;王江平;;区域经济结构与高职院校的专业开发[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9 王新波;单洪雪;王学红;;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研报告[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郭贺彬;衣芳;;谈高职文化基础课教学方法改革[A];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努力增强高校创新与服务能力——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宝敏;天津:高职教育悄然崛起[N];中国教育报;2006年
2 ;天津市科委:以服务促发展[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夏斐 通讯员 何志武;高职院校的路如何走[N];光明日报;2003年
4 谢虹;我省高职院校推出“召回返读制”[N];江苏经济报;2004年
5 傅传蔚;“三校生”报考高职院校有新规[N];江西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咏梅;高职院校更要从市场上觅食[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4年
7 田丹;我省中高职院校不再“升格”[N];沈阳日报;2004年
8 通讯员 郭逊 记者 谭伟东 ;湖职院矢志建设全国优秀高职院校[N];浙江日报;2005年
9 记者 张原;民建天津市委倾力为高职毕业生成功就业搭建平台[N];人民政协报;2008年
10 记者 崔晓玲;昆明开建30所高职院校[N];昆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季缃绮;企业集团与集团高职院校协同发展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2 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D];西南大学;2011年
3 王宇轩;高职院校的融资结构与办学效率[D];山东大学;2010年
4 邓宏宝;高职院校职业生涯辅导课程开发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5 吕星;天津市葡萄球菌临床株流行病学和遗传背景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5年
6 张建鲲;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群论[D];天津大学;2010年
7 崔清源;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8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9 张志升;天津市房地产市场价格关系分析及有效供需调控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苏文利;天津市城市供水预测与水资源资产化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郝秀凯;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研结合教育的实践研究[D];天津工业大学;2006年
2 宋娟;天津市高职院校师资队伍资源配置问题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3 陈红;天津市高职院校产学合作教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4 张拥华;新时期我国高职院校管理特色的创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5 尹国华;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6 傅龙华;走向完整的人[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罗荣丰;湖南省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成就、问题与对策[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8 杨咏梅;高等职业院校品牌塑造研究[D];河南大学;2010年
9 卫振中;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中北大学;2011年
10 王嘉禄;山西省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研究[D];山西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368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7368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