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07 18:28
   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是一项复杂又极其重要的系统工程,是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确保学生充分就业、实现学生就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的重要环节。吉林省高职教育起步较迟,而且很多高职院校都是在中专学校的基础上升格或由其它类型的大专院校转型而成的,高职院校的职业指导工作仍处于起步阶段。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既体现了职业教育满足受教育者就业、发展需要的本质特征,也是职业教育自我完善、提高活力的需要,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 本文在系统研究国内外职业指导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吉林省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高职院校加强职业指导工作的必要性。并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揭示了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职业指导机构没有形成有效的团队,工作人员队伍力量薄弱;职业指导工作主要体现为就业指导工作,对象主要为毕业生;职业指导形式比较广泛,但效果不明显,深度和广度不够;职业指导内容丰富,但其发展不平衡,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意识与能力指导、心理咨询指导比较薄弱;图书馆的职业指导信息缺少条理性,没有专职的工作人员负责职业信息收集与整理;学校网站职业指导信息量少,时效性差,学生利用率比较低。 最后针对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完善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对策,这些对策主要包括:重视职业指导工作,增强职业指导的有效性;完善职业指导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其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拓宽服务对象,实施职业指导的全程化;丰富职业指导形式,增强职业指导效果;充实职业指导内容,增强职业指导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加强图书馆和网络信息服务,发挥其重要作用。 本文通过对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问题的研究,为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的具体实施提供一些具有一定可操作性的建议。最终目的是增强吉林省高职院校职业指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使学生科学规划自己的人生和职业生涯,使学生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得到发展,成为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并为职业终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位单位】:吉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7
【中图分类】:G718.5
【部分图文】:

情况,职业指导,老师,部门


被问及“你对学校职业指导部门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是否满意?”时,45%的被调查者选择“不太满意”,18%的选择“很不满意”,两项共计63%,选择“非常满意”的仅为7%,30%的同学选择“较为满意”。(见图3一l)这表明,大多数同学对学校开展的职业指导工作不太满意。调查显示,61%的同学认为学校职业指导部门(人员)与政府劳动部门、社会人才中介机构、用人单位及家长之间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方面,做得一般,6%、17%、16%同学分别认为很好、较好、较差。职业指导老师认为现在政府、社会、学校、用人单位都认识到职业指导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书面文件比较多,外部条件不成熟,使他们的外部沟通工作很难有成效,往往流于形式,难以形成合力。图3一1职业指导工作满意情况Fig.3一 1satisfactorysituationofvoeationalguidanee在“在学校期间哪些教师在职业指导方面对你的帮助最大”这项调查中,认为班主任和辅导员帮助大的同学分别为30%、35%,仅有20%的同学认为职业指导老师帮助大

职业指导,方式,校园招聘,个别咨询


讲座、校园招聘会的同学人数分别为587人、845人,816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61%、88%、85%。选择个别咨询、职业信息网、职业心理测评的同学人数分别为77人、394人、57人,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8%、41%、6%。(如图3一2)同学们认为校园招聘会是职业指导主要形式之一,可以使同学了解当前就业形式和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技能和素质要求。图3一2在学校接受职业指导的方式 F19.3一 2Toreeeivevoeationalguidaneeways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丁琪;;职业指导实践的若干经验[J];职业;2011年24期

2 文建奇;;民办高校职业指导的推动和开展[J];企业家天地;2011年06期

3 朱(王乐);;职业指导在再就业工作中的作用和趋势[J];华夏星火;2005年10期

4 马树刚;;职业指导与大学生就业[J];职业;2011年21期

5 ;就业动态[J];中国就业;1995年04期

6 ;“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研究”征稿启事[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7 晓雨;;北京市开展职业指导技能大赛促进就业成亮点[J];中国培训;2011年08期

8 屈晓宁;;《职业指导》课程实施评价的问题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2011年20期

9 张国磊;张国芳;安涛;;对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人才;2011年14期

10 朱若霞;;指导人·了解人·唤醒人——一名职业指导师的成长之路[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1年1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宪成;;职业指导与师资培训[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2 柏莉;;谈职业指导[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张东明;;中等职业学校开展职业指导的思考[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三卷)[C];2005年

4 张磊;;职业教育的就业导向[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5 张艳敏;;中专生开展职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策略[A];中国管理科学文献[C];2008年

6 赵娟;;职业指导应教育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A];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山东课题组研究成果[C];2005年

7 李新生;;高职院校职业指导模式的构建[A];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郭沃伟;;如何对待技工学校的职业指导[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龚道国;;开展学生家庭职业指导工作的有益尝试[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元;;第五专题:树立科学发展观 开展以人为本的职业指导[A];科学发展 和谐社会 职教创新——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董洪亮;职校生就业要迈几道坎[N];人民日报;2007年

2 陈露耘;我省出台《职业指导办法》[N];四川日报;2000年

3 路艳娇;职业指导要注重“三全”[N];中国教育报;2009年

4 陈晓春;南京成立大学生职业指导中心[N];新华日报;2009年

5 记者 谈燕;“一对一”职业指导“因材施教”[N];解放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康彦峻;延庆 职业指导首进校园[N];北京日报;2011年

7 朝阳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李静;试论职业指导工作开展的几点思考[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8 东城区安定门街道社保所 白洁;论以职业指导促进就业[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1年

9 曹纯菲;体育系统培训职业指导师[N];中国体育报;2011年

10 记者 杨占苍;河北将职业指导列为高校必修课[N];中国教育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宝立;高等职业院校人文教育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2 金兵;民国时期职业指导研究[D];苏州大学;2009年

3 叶小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4 李霞;民国时期知识界的职业教育观[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5 熊健民;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功能与规模效益的实证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6 倪筱琴;林业高等职业院校发展动力机制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09年

7 常小勇;高等职业教育制度创新[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8 陈敏;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师资队伍专业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杜利;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10 曾维希;大学生的生涯不确定感类型与症结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胡海群;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中职业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2 耿艳杰;吉林省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指导现状及对策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7年

3 姚丽;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指导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4 许彦伟;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丽;论普通中学职业指导[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张红升;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景观规划设计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7 李蓉;普通高中职业指导课程开发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8 卢峰;高中生职业指导社会支持系统的初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9 吴燕;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双师型”专业师资队伍建设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唐海晶;普通高中职业指导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81368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1368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2e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