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规范与培养

发布时间:2020-11-07 11:16
   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变革,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价值多元化程度的提高,求新求异心态的泛化,媒介传播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整个社会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这样开放的环境中,正值接受文化知识的最前沿和文化行为塑造的关键时期,高职院校大学生整体上思维敏捷、求知欲强、热衷于新文化。市场经济带来的自由、竞争、公平、效率等时代意识明显增强,实用成为高职院校大学生追求的主流,高职院校大学生能以实际效益作为评价标准,懂得积极地适应社会,这是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一种进步的表现;同时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行为上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近几年来,发展大学生文化、构建和谐校园,已经成为高职院校的普遍共识,作为高校文化载体的大学生,具有怎样的文化行为,对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对高职院校和谐校园的构建具有文化基础作用。因此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规范与培养,为众多教育工作者所关注。 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进行分析,揭示了其时代特征:从方式上看,以课堂为中心,社团、网络阵地趋势加强,多渠道地发展以提高自身文化素质;从内容上看,注重实用性学科、对人文知识淡漠;趋向大众文化,忽视高雅文化;从目的上看,精神和实用性并重,实用性趋势明显;从效果上看,积极适应社会和长期不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现象并存。总体上看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行为呈现出一种积极、健康的态势,但是,高职院校大学生又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各种文化的判断能力、鉴别能力欠缺,更容易受外界文化环境的影响,导致高职院校大学生片面发展,不利于自身素质全面提高。究其原因,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影响着大学生的文化行为,其中不仅仅包括社会的、学校的、家庭的客观因素,也包括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主观因素。 本文运用思政教育学、行为学、教育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知识,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因素进行分析,这些因素既有积极的一面,不可避免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如何利用环境带给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积极的一面,更主要的是如何避免环境带来的消极影响,提出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规范和培养,要从外在环境包括优化社会文化环境,营造高雅的微观教育环境,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以及通过高职院校大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等方面着手,以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文化修养,最终使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文化行为朝着积极、健康、高雅的方向发展。
【学位单位】:河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09
【中图分类】:G711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文化行为的内涵与特征
    (一) 文化行为的内涵
    (二) 文化行为的特征
    (三)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含义与意义
二、 当代中国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特点
    (一) 方式特点
    (二) 内容特点
    (三) 目的特点
    (四) 效果特点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宏观因素
        1. 时代背景
        2. 现实状况
        3. 文化传统
    (二) 微观因素
        1. 校园文化
        2. 教师主导
        3. 同辈群体
        4. 家庭环境
    (三) 自身因素
        1. 文化需要
        2. 兴趣影响
        3. 价值观
四、 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规范与培养
    (一) 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1. 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
        2. 建立完善的社会网络
    (二) 优化高雅微观教育环境
        1. 加强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行为规律的研究
        2. 强化教育多元途径
        3. 培育高职院校大学生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4. 重视加强对同辈群体的引导
        5. 注重家庭教育的影响
    (三) 提升自身文化品味
        1. 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文化需要的层次性
        2. 培养高职院校大学生对高雅文化的兴趣
        3. 帮助高职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含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翠娟;;旅游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状况研究——基于上海某旅游高专实证研究[J];湘潮(下半月);2011年05期

2 马睿;;高职院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与对策[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5期

3 王红霞;冀津;;高职院校大学生深度辅导工作方法初探[J];快乐阅读;2011年08期

4 范寅莹;张灏;陈国典;;高职院校大学生自我接纳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年08期

5 方志中;;高职院校大学生寝室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6期

6 陆文彬;;快乐童画——谈如何营造和谐的美术课堂氛围[J];新课程(中);2011年04期

7 王晶;;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观察与分析[J];大家;2011年15期

8 阿金;水子;韩翘楚;;非主流女生We aren't Crazy Girl[J];人生十六七;2008年09期

9 郑素华;;论审美教育的行为呈现[J];中国儿童文化;2009年00期

10 施列彬;;幸福并不遥远[J];江西教育;2011年17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郑素华;审美教育行为特征的人类学探析[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福金;高职院校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孟会钏;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个性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欧勇;高职院校大学生人际关系现状及其与自我和谐的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4 吕玲花;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情感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晗曲;冯梦龙的文化行为与文化人格研究[D];北京语言大学;2006年

6 康蕾;环境史视角下的西域贡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7 刘坤;课堂文化视域中的生生互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天虹;定性研究外国暂住者与定居人士在上海情景下的文化适应性[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9 谢新;学校道德文化生成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10 侯敏;翻译中文化转向的例证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873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873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30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