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1 07:19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重要的教育类型,高职院校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其中专业是高职院校的灵魂,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一直都是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专家学者等也都围绕专业建设展开了诸多的探索,例如对课程、教材、教师、学生和实训基地建设等方面的研究。然而以上研究更多的是在探讨专业建设工作里面包含什么和专业建设应该做什么,却没有研究参与这些工作的人在主观上有多大程度愿意和能够把工作做好。本研究从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层面出发,尝试研究专业建设主体在多大程度上愿意和能够把工作做好。从主体意识出发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进行研究是本研究的重要创新,专业建设主体意识是推动专业建设实践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要加强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关注与研究。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主体包括所有参与专业建设工作的人,其中专业负责人是专业建设工作的重要推动者与主要决策者,其在专业建设一线最具影响力,因此本研究确定研究对象为高职院校的专业负责人,具体研究内容为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在已有的文献资料中,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研究比较匮乏。本论文首先通过对专业建设和主体意识分别进行研究,将主体意识的概念引入专业建设实践中,提出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三维...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意识等三维度去研究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现实状况,对各维度进行低、中、高三水平的分类,以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内部要素进行分析。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水平分类理论假设依据文献研究可知,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由主要由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构成(见图2-1)。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工作中的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决定了他们的专业建设主体意识水平。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是否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意识到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不同意识水平的专业负责人在三种意识上的表现特征不一样。例如有埋头苦干型的专业负责人,通常把专业建设理解为学校布置的任务,日常忙于事务型工作。局部意识型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能只注重某一方面的事情,尚未形成系统性思维,比如特别重视课程建设或者课程教学等单一方面而不重视其他方面。系统规划型专业负责人为最高水平的人才,具有系统型思维,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专业发展进行权威的战略性思考,创新能力突出,责任感也非常强。图2-1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维度构成图因此本研究认为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建设主体意识水平可以根据其在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三方面的表现不同从分为低、中、高三类水平。通过对三种意识不同水平的分析可以反映不同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形态。总体来说主体意识水平低的专业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属于埋头苦干类人才,能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具备工作责任心,但是其工作不具备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8第四节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现状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三维模型的建构以及基于该模型对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现状的分析。在前文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所收集的专业负责人访谈资料,试图用该三维模型去呈现高职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的实际水平,使其显性化。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三维模型建构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呈现的三大维度即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依据这三维度构成三维坐标,可以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水平进行定位,从而科学地评估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1。专业建设主体意识三维模型如5-1所示。图5-1专业建设主体意识三维理论模型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6:142-15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综述[J]. 郜艳丽. 教育现代化. 2019(44)
[2]“双一流”战略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卢樱颖. 韶关学院学报. 2018(05)
[3]论主体性的维度及成长进路[J]. 龚志文,刘太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4]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思考与体会[J]. 王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05)
[5]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的角色定位[J]. 吕炜. 陕西教育(高教). 2015(12)
[6]高职院校专业群视域下的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J]. 郭福春,徐伶俐. 现代教育管理. 2015(09)
[7]关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 林鹏. 价值工程. 2013(11)
[8]专业建设助推企业发展和产业振兴[J]. 石兆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12)
[9]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思考[J]. 马元兴. 职业技术教育. 2011(35)
[10]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J]. 刘晓,石伟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1)
博士论文
[1]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D]. 王亚南.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D]. 王曰美.曲阜师范大学 2007
[3]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王保彦.天津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评价研究[D]. 程啸.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小平.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当代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研究[D]. 张会伟.河南理工大学 2014
[4]能力与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研究[D]. 黄鑫.西南大学 2013
[5]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研究[D]. 杨兴凤.吉林农业大学 2011
[6]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D]. 李芳玲.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9438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9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技术路线图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8意识等三维度去研究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现实状况,对各维度进行低、中、高三水平的分类,以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内部要素进行分析。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水平分类理论假设依据文献研究可知,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由主要由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构成(见图2-1)。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工作中的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和专业发展意识决定了他们的专业建设主体意识水平。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是否能够认清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要做什么,意识到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不同意识水平的专业负责人在三种意识上的表现特征不一样。例如有埋头苦干型的专业负责人,通常把专业建设理解为学校布置的任务,日常忙于事务型工作。局部意识型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可能只注重某一方面的事情,尚未形成系统性思维,比如特别重视课程建设或者课程教学等单一方面而不重视其他方面。系统规划型专业负责人为最高水平的人才,具有系统型思维,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对专业发展进行权威的战略性思考,创新能力突出,责任感也非常强。图2-1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维度构成图因此本研究认为专业负责人的专业建设主体意识水平可以根据其在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三方面的表现不同从分为低、中、高三类水平。通过对三种意识不同水平的分析可以反映不同专业负责人在专业建设过程中的主体意识形态。总体来说主体意识水平低的专业负责人,在工作过程中属于埋头苦干类人才,能够按部就班完成任务,具备工作责任心,但是其工作不具备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8第四节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现状分析本节的主要内容是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三维模型的建构以及基于该模型对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现状的分析。在前文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理论分析的基础之上,结合所收集的专业负责人访谈资料,试图用该三维模型去呈现高职专业负责人主体意识的实际水平,使其显性化。一、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三维模型建构专业建设主体意识呈现的三大维度即自主建设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与专业发展意识。依据这三维度构成三维坐标,可以对专业建设主体意识的水平进行定位,从而科学地评估专业负责人的主体意识1。专业建设主体意识三维模型如5-1所示。图5-1专业建设主体意识三维理论模型1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与教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2016:142-153.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研究综述[J]. 郜艳丽. 教育现代化. 2019(44)
[2]“双一流”战略下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研究[J]. 卢樱颖. 韶关学院学报. 2018(05)
[3]论主体性的维度及成长进路[J]. 龚志文,刘太刚.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2)
[4]以专业建设为抓手 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基于《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的思考与体会[J]. 王博.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6(05)
[5]浅析高职院校专业负责人的角色定位[J]. 吕炜. 陕西教育(高教). 2015(12)
[6]高职院校专业群视域下的专业建设理论与实践[J]. 郭福春,徐伶俐. 现代教育管理. 2015(09)
[7]关于中职学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J]. 林鹏. 价值工程. 2013(11)
[8]专业建设助推企业发展和产业振兴[J]. 石兆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12)
[9]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思考[J]. 马元兴. 职业技术教育. 2011(35)
[10]论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课程建设到专业建设[J]. 刘晓,石伟平.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1(11)
博士论文
[1]高职院校专业带头人能力模型构建及发展研究[D]. 王亚南.华东师范大学 2018
[2]人的主体意识的发展与先秦文学[D]. 王曰美.曲阜师范大学 2007
[3]主体意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D]. 王保彦.天津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高校新教师岗前培训评价研究[D]. 程啸.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问题及对策研究[D]. 刘小平.四川师范大学 2015
[3]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当代女大学生主体意识培育研究[D]. 张会伟.河南理工大学 2014
[4]能力与专业:中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研究[D]. 黄鑫.西南大学 2013
[5]生活方式与主体意识的关系研究[D]. 杨兴凤.吉林农业大学 2011
[6]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及管理研究[D]. 李芳玲.山东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2929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294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