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高职社会生源工学同步教学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12-29 02:38
高职院校扩招后生源多元化,其中社会生源既要搞好生产,又要完成学习任务。社会生源多数时间是在企业进行生产活动,只能利用业余时间到校接受学校教育,传统意义上的工学结合模式已经不适合社会生源的教学。通过工学同步教学,将企业生产任务转变为实践教学项目,将企业生产过程转变为知识与技能获取过程,将实践活动的经验转变为学习领域知识,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生源的"工、学、教"同步运行的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文章来源】: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0年10期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社会生源生产与教学同步教学模式
校企教师针对学生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普适性学习项目,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完成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不耽误在岗职工正常工作,校内专业教师的辅助性专业理论教学为学徒实践提供了专业理论支撑和后续成长的专业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一体化、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如图2所示。一是构建基于社会生源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和多元化教学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校企协同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形成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教学机制,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有序性与可操作性。特殊时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论性概括,具有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更加适合大众化的职业教育。
本文编号:2944843
【文章来源】:职业教育(下旬刊). 2020年10期
【文章页数】:7 页
【部分图文】:
社会生源生产与教学同步教学模式
校企教师针对学生工作岗位的任务,进行实践教学项目设计,将具体的工作任务转化为具有一般意义的普适性学习项目,让学生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完成由实践到理论的转变。这种教学方式设计合理,可操作性强,不耽误在岗职工正常工作,校内专业教师的辅助性专业理论教学为学徒实践提供了专业理论支撑和后续成长的专业理论基础,从而实现了“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一体化、教学过程与企业生产过程一体化”,如图2所示。一是构建基于社会生源人才培养教学目标和多元化教学过程与方式(教学内容和课程+管理和评估制度+教学方式和方法)于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学评价有机结合起来;构建校企协同分类、分层教学模式,形成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教学机制,达到校企协同育人的有序性与可操作性。特殊时期的校企协同育人教学模式是实践教学活动的理论性概括,具有职业教育的普遍规律,更加适合大众化的职业教育。
本文编号:2944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44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