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18 04:33
农户子女就业问题是我国当前面临的又一突出难题,而拓宽其就业渠道的根本出路是进入非农产业领域就业。从调查的情况来看,农户子女非农就业的主要障碍之一是缺乏适当的非农职业教育和培训,既缺少参加现代非农职业所需要的社会文化、社会技能,也缺少参加现代非农职业所需要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因而促进农户子女就业的有效手段就是对其进行职业教育和培训,并通过劳动力市场或者适当的劳动中介服务使他们顺利就业。因此本文从发展职业教育入手,积极探索解决提升农户子女就业能力问题的基本方法与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具体结构如下:本文基于文献综述和调查的基础上,对我国中西部地区农户子女就业情况进行了基本考察,提出了农户子女就业难的这一基本现状,并对农户就业难问题的主要因素做了分析;然后分别从就业参与主体、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的相关性以及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户子女就业的重要性等方面分析了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的影响做了分析,再次对职业教育提升农户子女就业能力进行了理论探讨,得出了相应的结论;最后提出了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户子女就业的对策建议。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农户子女范围的界定
3 研究方法
3.1 系统分析法
3.2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3 归纳分析法
第二章 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
1 关于职业教育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1.1 职业教育层次论
1.2 高职教育类型论
1.3 折中的观点
2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成果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3 人力资本理论
2.4 人力资本配置理论
2.5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
3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研究
4 关于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 农户子女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1 农户子女就业难的表现
1.1 外出就业总量急剧回落
1.2 中西部地区吸纳能力有限
1.3 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户子女主要靠吃"年轻"饭
1.4 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强
1.5 对外出打工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1.6 求职成本不断攀升
1.7 东南沿海地区吸纳能力下降
2 农户子女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农户子女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2.1.1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对农户子女就业的约束
2.1.2 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子女就业的约束
2.2 农户子女的自身障碍因素
2.2.1 农户子女自身素质的对他们非农就业的约束
2.2.2 农户子女社会资本的约束
2.2.3 农户子女非农社会化约束
2.2.4 家庭经济因素的约束
2.2.5 价值观的约束
第四章 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影响的分析
1 从参与主体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的影响
1.1 职业教育提升农户子女就业的综合能力
1.1.1 为农户子女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1.1.2 为农户子女提供必要的社会知识培训
1.2 职业教育拓宽了农户子女的就业渠道
1.2.1 促进农户子女向非农产业转移
1.2.2 促进农户子女向现代农业转移
2 职业教育与农户子女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2.1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难易程度分析
2.2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状况分析
2.3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的稳定性分析
2.4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收入水平分析
2.5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转化为市民的机会分析
3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户子女就业的重要性分析
3.1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3.2 是县乡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3.3 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
3.4 是提高城镇人口比重,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3.5 是缩小城乡差距重要举措
3.6 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五章 职业教育提升农户子女就业能力的理论探讨
1 现实中两种人口流动模式的冲突
2 对现实的进一步解释
3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成为提升农户子女就业能力的主要动力
4 结论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
2 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支持力度
3 加强配套政策改革,提高用工素质标准,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4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办学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984280
【文章来源】:湖南农业大学湖南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 农户子女范围的界定
3 研究方法
3.1 系统分析法
3.2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3 归纳分析法
第二章 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影响研究的理论依据
1 关于职业教育功能方面的研究成果
1.1 职业教育层次论
1.2 高职教育类型论
1.3 折中的观点
2 国外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成果
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理论
2.2 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
2.3 人力资本理论
2.4 人力资本配置理论
2.5 国内学者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方面的研究
3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的研究
4 关于职业教育对农村劳动力就业影响的研究
第三章 农户子女就业难的现状分析
1 农户子女就业难的表现
1.1 外出就业总量急剧回落
1.2 中西部地区吸纳能力有限
1.3 许多外出打工的农户子女主要靠吃"年轻"饭
1.4 外出就业的稳定性不强
1.5 对外出打工者素质要求不断提高
1.6 求职成本不断攀升
1.7 东南沿海地区吸纳能力下降
2 农户子女就业难的影响因素分析
2.1 影响农户子女就业难的客观因素
2.1.1 农村地区非农产业对农户子女就业的约束
2.1.2 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农户子女就业的约束
2.2 农户子女的自身障碍因素
2.2.1 农户子女自身素质的对他们非农就业的约束
2.2.2 农户子女社会资本的约束
2.2.3 农户子女非农社会化约束
2.2.4 家庭经济因素的约束
2.2.5 价值观的约束
第四章 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影响的分析
1 从参与主体分析职业教育对农户子女就业的影响
1.1 职业教育提升农户子女就业的综合能力
1.1.1 为农户子女提供必要的专业知识和劳动技能
1.1.2 为农户子女提供必要的社会知识培训
1.2 职业教育拓宽了农户子女的就业渠道
1.2.1 促进农户子女向非农产业转移
1.2.2 促进农户子女向现代农业转移
2 职业教育与农户子女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2.1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难易程度分析
2.2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状况分析
2.3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就业的稳定性分析
2.4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收入水平分析
2.5 从职业教育发展与农户子女转化为市民的机会分析
3 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农户子女就业的重要性分析
3.1 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
3.2 是县乡二、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3.3 是解决农村人多地少,实现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业效益的主要手段
3.4 是提高城镇人口比重,扩大内需,实现国民经济协调发展的主要途径
3.5 是缩小城乡差距重要举措
3.6 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条件
第五章 职业教育提升农户子女就业能力的理论探讨
1 现实中两种人口流动模式的冲突
2 对现实的进一步解释
3 增加人力资本积累成为提升农户子女就业能力的主要动力
4 结论
第六章 对策与建议
1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和创新
2 政府要提高认识,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和支持力度
3 加强配套政策改革,提高用工素质标准,建立健全就业服务体系
4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促进多元办学格局的形成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29842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29842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