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角下的高职院校劳动法课程教学内容探析
发布时间:2021-03-06 05:10
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新方向。劳动法课程政治属性强,注重塑造学生法律素养和行为准则,课程思政意义显著。高职院校劳动法课程应探究和融入其特有的思政元素,如法治文化和法治素养、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职业道德与和谐劳动关系、劳动法基本原则和终身学习理念等内容,从而使劳动法专业知识与思想政治理论同向同行,践行立德树人理念。
【文章来源】: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14(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劳动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要求
(二)法学类课程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经
(四)加强劳动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劳动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性、自觉性不强
(二)专业针对性不强
(三)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劳动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分析
(一)法治文化和法治素养
(二)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
(三)职业道德与和谐劳动关系
(四)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等劳动法基本原则
(五)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的终身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构建研究[J]. 高会燕.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
[2]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劳动法保障[J]. 陈珊. 人民论坛. 2019(05)
[3]论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劳动法保障[J]. 喻术红,赵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5]对法律基础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贯彻的研究[J]. 李明伟. 学周刊. 2016(15)
本文编号:3066494
【文章来源】: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 2020,14(03)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劳动法课程思政建设的必要性
(一)新时代高校思政教育新要求
(二)法学类课程政治属性的内在要求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素养的重要途经
(四)加强劳动教育的客观要求
二、劳动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体系性、自觉性不强
(二)专业针对性不强
(三)缺乏吸引力和说服力
三、劳动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分析
(一)法治文化和法治素养
(二)劳动情感和劳动精神
(三)职业道德与和谐劳动关系
(四)平等、公平、诚实守信等劳动法基本原则
(五)不断提高劳动技能的终身学习理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校意识形态建设中的功能构建研究[J]. 高会燕. 思想教育研究. 2020(02)
[2]工匠精神培育需要劳动法保障[J]. 陈珊. 人民论坛. 2019(05)
[3]论我国工匠精神培育的劳动法保障[J]. 喻术红,赵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4]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J]. 高德毅,宗爱东. 中国高等教育. 2017(01)
[5]对法律基础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整体观贯彻的研究[J]. 李明伟. 学周刊. 2016(15)
本文编号:30664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664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