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7 22:14
在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为适应对人才要求的提高,教育事业各项改革得到了快速提高。在我国提高人口素质大背景下,高职教育得到飞跃发展,规模不断扩大。一方面使更多的学生得到了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然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然而高职院校学生的整体素质还需要不断提高。高素质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关键。在经济全球化和网络信息技术高度发展现时代,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加强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实效性研究是十分紧迫的课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现状作出了分析,肯定了成绩,也了解到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有效途径和方法,对推动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上一个新台阶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高职院校学生
1.3.2 爱国主义教育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2.1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现状调查
2.1.1 问卷调查对象与方法
2.1.2 调查情况统计
2.2 调查结论
第3章 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从教育环境方面看,多元文化使高职学生的爱国精神逐步淡化
3.1.1 受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社会环境影响
3.1.2 受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文化载体影响
3.1.3 受家庭教育影响
3.2 从群体主观方面看,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不成熟,缺乏精神动力
3.2.1 理论功底不深,政治素养较低
3.2.2 自卑厌世心理,爱国主义热情不足
3.2.3 专业同职业定向,忽视非专业课程学习
3.2.4 内在自我约束力较差,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3.3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保障机制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不受重视,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
3.3.2 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简单,方法途径较窄,创新不够
3.3.3 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3.3.4 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3.3.5 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和事迹宣传力度不够
第4章 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路径选择
4.1 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
4.1.1 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要求
4.1.2 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4.2 积极开辟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
4.2.1 利用"红色资源",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2.2 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进行隐性爱国主义教育
4.2.3 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4.3 巩固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建设,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有效实施
4.3.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
4.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制度建设
4.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4.4.1 别具匠心的校园环境,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高效载体
4.4.2 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不竭动力
4.4.3 完善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4.5 注意典型宣扬,发挥爱国主义者示范及引领作用
4.5.1 历史英雄、杰出人物的宣传
4.5.2 当代爱国主义者的事迹宣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实际行动 育师德之花——新时期师德建设途径探索[J]. 朱桂,任立国.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马秋林,王伟才. 成人教育. 2011(06)
[3]“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 姜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意识形态的世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 张震环. 前沿. 2010(19)
[5]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陈云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6]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安全问题探析[J]. 孙成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7]“90后”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J]. 王晓军. 中国青年研究. 2010(06)
[8]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 王志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2)
[9]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章小亮. 教育学术月刊. 2010(05)
[10]浅谈“90后”高职新生的爱国主义教育[J]. 黄坤. 科技信息. 2010(10)
硕士论文
[1]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D]. 刘焕秀.南昌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69892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高职院校学生
1.3.2 爱国主义教育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2.1 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现状调查
2.1.1 问卷调查对象与方法
2.1.2 调查情况统计
2.2 调查结论
第3章 高职院校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存在主要问题的原因分析
3.1 从教育环境方面看,多元文化使高职学生的爱国精神逐步淡化
3.1.1 受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社会环境影响
3.1.2 受社会信息化与网络化的文化载体影响
3.1.3 受家庭教育影响
3.2 从群体主观方面看,高职院校学生政治思想不成熟,缺乏精神动力
3.2.1 理论功底不深,政治素养较低
3.2.2 自卑厌世心理,爱国主义热情不足
3.2.3 专业同职业定向,忽视非专业课程学习
3.2.4 内在自我约束力较差,利己主义思想严重
3.3 从学校教育方面看,高职院校爱国主义教育缺乏保障机制
3.3.1 爱国主义教育不受重视,教学、管理目标不明确
3.3.2 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简单,方法途径较窄,创新不够
3.3.3 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建设不够完善
3.3.4 爱国主义教育氛围不够浓郁
3.3.5 爱国主义典型人物和事迹宣传力度不够
第4章 高职院校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有效性路径选择
4.1 发挥课堂教学主导作用,把爱国主义教育融入到日常教学当中
4.1.1 爱国主义教育目标要求
4.1.2 爱国主义教育教学改革要求
4.2 积极开辟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第二课堂,拓宽爱国主义教育渠道
4.2.1 利用"红色资源",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4.2.2 开展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进行隐性爱国主义教育
4.2.3 利用网络宣传阵地,开发爱国主义教育资源
4.3 巩固和完善爱国主义教育队伍建设,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工作有效实施
4.3.1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思想建设
4.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队伍的制度建设
4.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的良好氛围
4.4.1 别具匠心的校园环境,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高效载体
4.4.2 健康向上的校园精神文化,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不竭动力
4.4.3 完善的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爱国主义教育有效实施的制度保障
4.5 注意典型宣扬,发挥爱国主义者示范及引领作用
4.5.1 历史英雄、杰出人物的宣传
4.5.2 当代爱国主义者的事迹宣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实际行动 育师德之花——新时期师德建设途径探索[J]. 朱桂,任立国. 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02)
[2]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体验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 马秋林,王伟才. 成人教育. 2011(06)
[3]“想象中国”何以可能——晚清报刊与民族主义的兴起[J]. 姜红.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4]意识形态的世俗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J]. 张震环. 前沿. 2010(19)
[5]爱国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J]. 陈云健.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5)
[6]当代中国大学文化安全问题探析[J]. 孙成武.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7]“90后”高职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探索[J]. 王晓军. 中国青年研究. 2010(06)
[8]对“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若干问题的思考——以天津理工大学为例[J]. 王志娟.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S2)
[9]90后大学生群体特征对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 章小亮. 教育学术月刊. 2010(05)
[10]浅谈“90后”高职新生的爱国主义教育[J]. 黄坤. 科技信息. 2010(10)
硕士论文
[1]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高校爱国主义教育创新研究[D]. 刘焕秀.南昌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069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69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