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发展与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发布时间:2021-03-08 18:03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随着我国高职院校数量的急剧增长,高职师资队伍日益壮大,但各个院校的教师质量却参差不齐。为了提高高职院校整体师资水平,国家大力推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并将“双师素质”作为高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特色与重点。职称评审制度是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制度的核心,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的工作业绩不仅能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而且能促进学校管理的良性循环发展。但是,在教师评价方面高职院校套用普通高校职称评审标准的现象非常普遍,高职院校并未能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特点的职称评审制度。基于此,在制度有效性理论和公平理论的视角下对河南省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展开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按照时间维度梳理了我国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阶段:标准共用时期(1986年—2000年)、三足鼎立时期(2000—2016年)、放权发展时期(2016年至今);其次,依据空间维度对美国、德国、日本的高职教师职称晋升制度做出了完整的概述;再次,本研究采用问卷法和访谈法对河南省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进行实地调研,对其职称评审的基本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和研判,发现在河南省高职教师职称评审中重科研... 

【文章来源】:河南大学河南省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制度发展与问题研究 ——以河南省为例


贵校职称评审中主观评价所占的比重

职称评审,中院,比重,服务社


贵校职称评审中院系推荐的比重(四)高职教师职称评审内容

职称评审,类别


贵校职称评审中分值最大的类别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下放:逻辑、变革与瓶颈[J]. 刘金松.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7)
[2]论我国公立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权的公法规制[J]. 姚荣.  高校教育管理. 2017(04)
[3]日本教师评价的转型与特征[J]. 李昱辉.  比较教育研究. 2017(06)
[4]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科研业绩条件的弹性设置[J]. 方宝,武毅英.  中国高教研究. 2017(02)
[5]高校职称评审管理系统功能设计[J]. 蔡金伟.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21)
[6]上海高校外语教师科研现状及其对职称评审改进的启示——基于部分高校中级及以下职称教师学术论文的文献计量分析[J]. 黄丹凤,陈滔宏.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6(03)
[7]论高等学校教师职称评审的结果公正与程序公正[J]. 李福华.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6(02)
[8]高校职称评审制度改革的背后[J]. 刘尧.  民主与科学. 2015(06)
[9]日本“新教师评价体系”研究及其启示[J]. 刘钟鸣,吴晓威,唐泽静.  外国教育研究. 2015(12)
[10]对高校职称评审标准中“技术治职”的思考[J]. 车玮.  江苏高教. 2015(06)

硕士论文
[1]民国时期大学教员升等研究[D]. 李齐.南京大学 2017
[2]教师发展视角下中英两所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文本比较研究[D]. 胡惠迪.南昌大学 2017
[3]高校教师职称分类评审制度对教师的激励效应研究[D]. 王茜.武汉科技大学 2016
[4]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中科研评价条件研究[D]. 周桂先.西南交通大学 2016
[5]职称评审网络化系统体系结构设计与实现[D]. 蒲萌.长安大学 2014
[6]职称评审学科组会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 朱彩蝶.新疆大学 2013
[7]我国高校教师职称评审现状调查与制度设计研究[D]. 董宁.扬州大学 2013
[8]高校教师职称评审代表作制度研究[D]. 樊思.湖北大学 2012
[9]潍坊学院职称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杨秉团.山东大学 2011
[10]程序正义理念下的高校职称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姚巍.浙江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07143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7143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29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