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透析(1985—2000)

发布时间:2021-03-11 15:40
  本论文研究对象是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1985—2000)。首先,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1985—2000)进行了描述,目的是想将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这15年里所走过的历程展现出来。因此,本文把整个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轨迹划分为三个阶段即: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框架形成(1985—1990)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中发展(1991—1998)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挑战与新的发展机遇(1999—2000) 在描述中,按照时间顺序,围绕着构成职业教育事业的主要方面进行描述,以此勾画出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这15年里的历史发展概况。这些主要方面是: ●国家教育部门有关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重大文件和举措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发展情况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体制运行机制方面的变化 ●中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状况 ●有关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与教学改革方面的情况 ●职教研究方面的情况 其次,在对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历史发展做了回顾与描述之后,结合社会各不同历史发展...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引言
    1 、 研究背景、意义
    2 、 研究目标、思路、内容及方法
二、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的描述(1985-2000)
    (一) 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框架形成(1985-1990)
    (二)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改革中发展(1991-1998)
    (三)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面临挑战与新的发展机遇(1999-2000)
三、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的透析
    (一) 由传统文化中鄙薄职业技术教育观念逐步走向职业技术教育地位的提升
    (二)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由注重数量规模的发展逐步走向质量效益的提高
    (三)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革与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结构变革
    (四)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课程改革滞后于人才培养的需要
    (五) 社会经济的变革与发展要求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必须进行改革
    (六) 中等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由注重数量发展到注重质量提高
    (七)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在发展中受到来自外界因素的影响
    (八) 政府包办职业技术教育的局面向多元办学主体过度
    (九) 由注重学历化职业技术教育逐步向非学历化职业技术教育与职业培训转变
四、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历史发展轨迹的启示
    (一) 要进一步改变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形成职教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 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必将长期存在下去
    (三) 改革职业技术教育的运行机制,努力实现办学主体多元化局面
    (四) 职业技术教育产业化是职业技术教育的必然选择
    (五) 改变传统的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以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六) 深化课程体系的改革,构建适应我国国情的职教课程体系
    (七) 研究性学习--职业学校教学改革新的价值取向
    (八) 建立和完善职业学校教师队伍的鉴定及职前、职后培养培训保障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本文编号:30766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0766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178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