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经验、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1-04-14 02:11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人才战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是应对知识经济时代挑战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课程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本文笔者在对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背景、历程及经验与问题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对策或走向。新经济时代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生源素质成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目前的问题主要存在于课程目标定位,课程结构、课程实施等方面,如课程培养目标单一,使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出口”面狭窄;传统中等职业教育学科中心型的课程结构存在明显的缺陷。因此中等职业教育在从岗位定位走向市场并且在健全职业教育功能的过程中,解决好课程结构,课程模式,师资力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重要。实行课程整合与课程分层可以较好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满足社会基本需求,同时大力推进理实一体化,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能力。具体做法上,政府应该加大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学校应使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占主导地位,坚持产学全程合作。文章共分以下6个方面...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江苏省

【文章页数】:4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现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四、研究方法:文献法
第一部分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背景分析
    一、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
        1、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人才战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
        2、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3、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
        4、新经济时代发展对人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
        5、生源素质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微观背景
        1、课程培养目标"划一性"要求,使中等职业教育学生"出口"面窄
        2、传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结构——"学科中心型"明显地存在着缺陷
第二部分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经验
    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改革历程
        1、第一阶段:岗位定向教育阶段
        2、第二阶段:面向市场教育阶段
        3、第三阶段:健全功能阶段
    二、我国当前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状况
        1、课程结构改革
        2、课程模式改革
        3、课程实施改革
        4、课程评价的改革
第三部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定位方面的问题
    二、课程结构方面的问题
    三、课程实施方面的问题
    四、师资力量方面的问题
    五、课程评价方面的问题
第四部分 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策略
    一、明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侧重点
        1、课程整合
        2、课程分层
    二、明确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目的
        1、立足于中等职业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
        2、服务于社会需要,满足社会的需求,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
        3、"理实一体化",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素质,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途径
        4、积极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师的动手技能是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驱动力
    三、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基本方向
        1、政府对课程改革的支持力度应进一步加大
        2、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模式应占主导地位
        3、坚持产学全程合作
结语
参考文献
本人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或专著
后记



本文编号:31364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364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83a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