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
发布时间:2021-04-20 08:56
在经济浪潮的不断袭击下,各行各业亟待发展,尤其是第三产业,需要更多的技能型人才,投身于其中。与此同时,国家也开始着大力于发展职业教育,投入巨大的资金于职业教育,这些都表明现在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契机。要想发展好职业教育,学校的教师成为重中之重。因此设计一个具有激励性的薪酬体系使得职业学校的教师以强大的动力投身于工作之中是个不错的选择。针对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薪酬体系没有起到相应的激励作用这个问题,作者开展了具体的研究。首先回顾了薪酬的基本理论,并且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了解国内外薪酬体系研究发展的现状。然后对郑州市财税学校的概况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其现行的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其次,在运用薪酬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利用Hays岗位评价系统对郑州市财税学校现有的主要的教师岗位进行科学的评价,根据岗位评价的结果,来确定学校教师的课时津贴标准。在绩效薪酬设计的时候,根据具体的绩效考评方案进行评分确定。在本文中,不仅涉及到经济性薪酬的设计,还有非经济性薪酬的设计,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激励学校的教师,设计之后,还进行简单的有效性评估,还提供了相应的保证实施的措施,使得薪酬体系更加完善。最后,对于本文...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贡献
2 薪酬体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薪酬体系的基本理论
2.2 国内外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研究
3 郑州市财税学校薪酬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郑州市财税学校的概况
3.2 郑州市财税学校的薪酬体系的现状
3.3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4 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
4.1 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4.2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岗位工作评价
4.3 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调和模型的设计
4.4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激励性薪酬体系调和模型运用效果评估
5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激励性薪酬体系保障措施
5.1 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措施
5.2 完善有效的沟通措施和反馈机制
5.3 使得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紧密结合
5.4 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的监督体系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局限性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模式的思考[J]. 刘宝军.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2)
[2]地方科研机构实行绩效薪酬的思考[J]. 邹慧. 江西科学. 2010(04)
[3]论360度绩效考核方案的再设计与应用[J]. 吴艳华.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4)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 高青松. 科技信息. 2009(35)
[5]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J]. 沈丽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7)
[6]浅析薪酬体系设计的一些方法与策略[J]. 吕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5)
[7]职业院校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肖丽. 管理观察. 2009(11)
[8]借鉴西方“利润分享制”完善中国的分配格局[J]. 丁远杏. 理论导刊. 2008(12)
[9]机械制造企业薪酬设计原则及体系[J]. 何宪智. 商场现代化. 2008(29)
[10]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体系分析[J]. 刘晓林,温晓琼. 辽宁经济. 2008(07)
本文编号:3149378
【文章来源】:西北大学陕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本文的贡献
2 薪酬体系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2.1 薪酬体系的基本理论
2.2 国内外薪酬体系设计的理论研究
3 郑州市财税学校薪酬体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郑州市财税学校的概况
3.2 郑州市财税学校的薪酬体系的现状
3.3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薪酬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4 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设计
4.1 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设计原则与思路
4.2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岗位工作评价
4.3 郑州市财税学校激励性薪酬体系的调和模型的设计
4.4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激励性薪酬体系调和模型运用效果评估
5 郑州市财税学校教师激励性薪酬体系保障措施
5.1 有效的宣传和培训措施
5.2 完善有效的沟通措施和反馈机制
5.3 使得薪酬体系和绩效考核紧密结合
5.4 建立激励性薪酬体系的监督体系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局限性
6.3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现代企业薪酬管理模式的思考[J]. 刘宝军. 现代营销(学苑版). 2011(02)
[2]地方科研机构实行绩效薪酬的思考[J]. 邹慧. 江西科学. 2010(04)
[3]论360度绩效考核方案的再设计与应用[J]. 吴艳华. 中国经贸导刊. 2010(04)
[4]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创新[J]. 高青松. 科技信息. 2009(35)
[5]中小企业薪酬管理研究[J]. 沈丽丽.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7)
[6]浅析薪酬体系设计的一些方法与策略[J]. 吕刚.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5)
[7]职业院校薪酬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肖丽. 管理观察. 2009(11)
[8]借鉴西方“利润分享制”完善中国的分配格局[J]. 丁远杏. 理论导刊. 2008(12)
[9]机械制造企业薪酬设计原则及体系[J]. 何宪智. 商场现代化. 2008(29)
[10]高职院校教师薪酬激励体系分析[J]. 刘晓林,温晓琼. 辽宁经济. 2008(07)
本文编号:31493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49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