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合作学习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4 18:43
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富有创意和实效性的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迄今为止,合作学习已有着几十年开发与研究的历史,合作学习的实践也已遍及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对合作学习的研究及相关的教学实践虽然很多,但绝大多数是针对于中小学课堂,对其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则很有限,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合作学习在高职教育中的应用。合作学习以建构主义理论、群体动力理论、发展理论、选择理论、教学工学理论等相关教育学理论为基础,强调师生、生生及教师间的多边互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达成一个共同的学习目标,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在相互合作中完成任务、取得进步,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间的协调合作和人际交往技能,这正是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所要达到的终极目标之一。而处在成年初期的高职学生,智力水平相对稳定、记忆容量较大、思维发展总体水平较高,通过合作学习方式,能够很好地促进高职学生的认知发展,因此对高职学生实行合作学习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此外,作为合作学习的倡导者和监督者,教师拥有多重身份,教师是合作者,是促进者,是帮助者...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2.1 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和内涵
2.1.1 合作学习的产生及其发展
2.1.2 合作学习的内涵
2.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群体动力理论
2.2.3 发展理论
2.2.4 选择理论
2.2.5 教学工学理论
2.3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2.3.1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
2.3.2 合作学习的目标观
2.3.3 合作学习的师生观
2.3.4 合作学习的形式观
2.3.5 合作学习的情景观
2.3.6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
2.4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2.4.1 积极互赖
2.4.2 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2.4.3 个体责任
2.4.4 人际和小组技能
2.4.5 小组自评
第三章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高职教学现状分析
3.1.1 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
3.1.2 高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2 高职学生认知特征分析
3.3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3.1 必要性分析
3.3.2 可行性分析
3.4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3.4.1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内涵
3.4.2 高职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
3.4.3 高职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3.5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
第四章 教师在高职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
4.1 教师在高职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4.2 教师在高职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4.2.1 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4.2.2 科学分组
4.2.3 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与激励
4.2.4 整体评价
第五章 构建高职学生合作学习机制的对策
5.1 提高对高职学生合作学习战略意义的认识
5.2 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现有资源
5.3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5.4 加强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教育引导
5.5 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构成要素及其设计[J]. 邱远. 职业技术教育. 2008(01)
[2]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刘秋霞.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5)
[3]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王小卫. 甘肃高师学报. 2007(04)
[4]优化合作学习 提高合作效率[J]. 牛彦鹏,樊雪娜.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07(04)
[5]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 姜艳.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6]论“合作学习”[J]. 张淑清,李建军.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7]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 黄永. 甘肃教育. 2007(04)
[8]小组合作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J]. 魏燕娟,岳朝峰.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7(01)
[9]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徐骏. 中国教师. 2007(01)
[10]从蔡元培批评职业教育谈起[J]. 翟海魂. 职教论坛. 2006(13)
本文编号:3157874
【文章来源】:天津大学天津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分析
1.3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论
2.1 合作学习的历史发展和内涵
2.1.1 合作学习的产生及其发展
2.1.2 合作学习的内涵
2.2 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2.2 群体动力理论
2.2.3 发展理论
2.2.4 选择理论
2.2.5 教学工学理论
2.3 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
2.3.1 合作学习的互动观
2.3.2 合作学习的目标观
2.3.3 合作学习的师生观
2.3.4 合作学习的形式观
2.3.5 合作学习的情景观
2.3.6 合作学习的评价观
2.4 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2.4.1 积极互赖
2.4.2 面对面的促进性互动
2.4.3 个体责任
2.4.4 人际和小组技能
2.4.5 小组自评
第三章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主要问题分析
3.1 高职教学现状分析
3.1.1 高职学校的教学特点
3.1.2 高职教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2 高职学生认知特征分析
3.3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3.3.1 必要性分析
3.3.2 可行性分析
3.4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内涵、目的和意义
3.4.1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内涵
3.4.2 高职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目的
3.4.3 高职学生实施合作学习的意义
3.5 高职学生合作学习的步骤
第四章 教师在高职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与作用
4.1 教师在高职学生合作学习中的角色
4.2 教师在高职学生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4.2.1 确定合作学习的内容与形式
4.2.2 科学分组
4.2.3 学习过程中的引导与激励
4.2.4 整体评价
第五章 构建高职学生合作学习机制的对策
5.1 提高对高职学生合作学习战略意义的认识
5.2 采取有效措施,整合现有资源
5.3 加强对教师的培训
5.4 加强对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教育引导
5.5 建立有效的考核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的情况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高职人才培养规格构成要素及其设计[J]. 邱远. 职业技术教育. 2008(01)
[2]合作学习策略及其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 刘秋霞. 科技咨询导报. 2007(25)
[3]对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 王小卫. 甘肃高师学报. 2007(04)
[4]优化合作学习 提高合作效率[J]. 牛彦鹏,樊雪娜. 河北教育(教学版). 2007(04)
[5]合作学习中教师角色的定位[J]. 姜艳. 扬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7(01)
[6]论“合作学习”[J]. 张淑清,李建军. 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7(02)
[7]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作用[J]. 黄永. 甘肃教育. 2007(04)
[8]小组合作学习常见问题及对策[J]. 魏燕娟,岳朝峰. 湖南教育(数学教师). 2007(01)
[9]谈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徐骏. 中国教师. 2007(01)
[10]从蔡元培批评职业教育谈起[J]. 翟海魂. 职教论坛. 2006(13)
本文编号:31578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57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