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研究 ——以中餐烹饪专业为例
发布时间:2021-04-26 18:22
“课证融通”的出是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变,也是为了帮助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接轨。但中职学校实施“课证融通”,进行课程、教学、教材和评价方式的改革,没有统一、可操作的依据,降低了“课证融通”改革带来的教育效益。进行“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开发,为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供科学的参考,为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教育教学改革供依据,促进中职学生能力发展与企业需求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相适应。本研究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了国内外“课证融通”、能力标准和DACUM职业分析法的研究现状,出了“课证融通”背景下的DACUM职业分析法实施方案。然后以中餐烹饪专业为对象,依据方案开展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和企业调研,得到了中职中餐烹饪专业职业能力图表。接着通过职业技能考核专家访谈,深入解读了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最后,将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解构并依据职业能力图表的逻辑重组,结合访谈与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内容,得到“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中餐烹饪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标准。本研究主要取得了三个成果。第一,出了“课证融通”背景下的DACUM职业分析法实施方案,方案包含三个环节:...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案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关键术语界定
(七)论文框架
二、文献综述
(一)“课证融通”的相关研究
1.国外实现“课证融通”的途径
2.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意义
3.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问题
4.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策略措施
(二)能力标准的相关研究
1.能力标准的开发
2.职业能力标准的结构
3.能力标准的应用
(三)DACUM职业分析法的相关研究
1.DACUM职业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2.DACUM职业分析法的优势
3.DACUM职业分析法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DACUM职业分析法在标准制定与验证中的应用
5.DACUM职业分析法与其它职业分析方法的比较
(四)本章小结
三、“课证融通”背景下DACUM职业分析法的实施方案
(一)“课证融通”背景下DACUM职业分析法的实施流程
(二)“课证融通”背景下的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
1.确定DACUM职业分析人员
2.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
(三)职业能力图表的整理与制作
1.能力领域与能力单元的编码
2.职业能力图表的格式
(四)职业能力图表的验证
1.调查问卷的编制
2.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能力图表的修正
(五)本章小结
四、“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图表
(一)DACUM职业分析法
1.组建研讨委员会
2.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
3.“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图表的构建与阐释
(二)职业能力图表验证
1.编制职业能力验证的调查问卷
2.数据的收集
3.数据的分析
(三)本章小结
五、“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一)职业资格标准的解读
1.中餐烹饪职业技能考核专家访谈
2.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解读
(二)“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
1.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解构
2.“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三)本章小结
六、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
2.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中餐烹饪专业职业能力图表
附录二 中餐烹饪专业职业能力验证调查问卷表
附录三 中餐烹饪职业技能考核专家访谈纲
附录四 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截选)
附录五 中式面点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截选)
附录六 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重组表
附录七 “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中餐烹饪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附录八 部分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现场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解读[J]. 任友群,闫寒冰,李笑樱.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0)
[2]中等职业学校在学业水平考试下“双证融通”的思考与探究——以机修钳工考证为例[J]. 王林林. 现代职业教育. 2018(02)
[3]开放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J]. 冯立国,刘颖.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6)
[4]基于DACUM技术的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分析[J]. 高山艳. 职教论坛. 2017(10)
[5]中高职衔接的模具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J]. 胡晓岳,戴护民,单志,王波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6]中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以机械类专业为例[J]. 张庆锋.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7]引入职业岗位标准 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标准开发实例[J]. 黄玉兰.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01)
[8]谈中职学校“双证融通”下的专业教师培养[J]. 郭彩丽.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2)
[9]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书”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路[J]. 陈鹰.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1)
[10]从“对接”走向“融通” 上海中职探路“双证融通”专业改革[J]. 徐倩,薛婷彦. 上海教育. 2016(21)
硕士论文
[1]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职学校双证制教育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D]. 付文桂.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邱滢滢.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河南省中职“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张琳琳.河南大学 2014
[4]中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D]. 刘畅.河北师范大学 2014
[5]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实践策略研究[D]. 范心忆.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 任波.沈阳师范大学 2011
[7]对中职生岗位能力及其培养体系的设计研究[D]. 刘云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1892
【文章来源】: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省
【文章页数】:11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意义
(五)研究方案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六)关键术语界定
(七)论文框架
二、文献综述
(一)“课证融通”的相关研究
1.国外实现“课证融通”的途径
2.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意义
3.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问题
4.中职实施“课证融通”的策略措施
(二)能力标准的相关研究
1.能力标准的开发
2.职业能力标准的结构
3.能力标准的应用
(三)DACUM职业分析法的相关研究
1.DACUM职业分析法的实施步骤
2.DACUM职业分析法的优势
3.DACUM职业分析法在中职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4.DACUM职业分析法在标准制定与验证中的应用
5.DACUM职业分析法与其它职业分析方法的比较
(四)本章小结
三、“课证融通”背景下DACUM职业分析法的实施方案
(一)“课证融通”背景下DACUM职业分析法的实施流程
(二)“课证融通”背景下的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
1.确定DACUM职业分析人员
2.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
(三)职业能力图表的整理与制作
1.能力领域与能力单元的编码
2.职业能力图表的格式
(四)职业能力图表的验证
1.调查问卷的编制
2.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3.能力图表的修正
(五)本章小结
四、“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图表
(一)DACUM职业分析法
1.组建研讨委员会
2.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
3.“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能力图表的构建与阐释
(二)职业能力图表验证
1.编制职业能力验证的调查问卷
2.数据的收集
3.数据的分析
(三)本章小结
五、“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一)职业资格标准的解读
1.中餐烹饪职业技能考核专家访谈
2.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解读
(二)“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的构建
1.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的解构
2.“课证融通”背景下的中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三)本章小结
六、研究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创新之处
1.研究视角的创新
2.研究内容与方法创新
(三)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中职中餐烹饪专业职业能力图表
附录二 中餐烹饪专业职业能力验证调查问卷表
附录三 中餐烹饪职业技能考核专家访谈纲
附录四 中式烹调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截选)
附录五 中式面点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截选)
附录六 中餐烹饪四级职业资格标准重组表
附录七 “课证融通”背景下中职中餐烹饪专业学生职业能力标准
附录八 部分DACUM职业分析研讨会现场照片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解读[J]. 任友群,闫寒冰,李笑樱. 电化教育研究. 2018(10)
[2]中等职业学校在学业水平考试下“双证融通”的思考与探究——以机修钳工考证为例[J]. 王林林. 现代职业教育. 2018(02)
[3]开放大学教师教学能力标准研究[J]. 冯立国,刘颖. 中国远程教育. 2017(06)
[4]基于DACUM技术的职业院校教师工作分析[J]. 高山艳. 职教论坛. 2017(10)
[5]中高职衔接的模具专业职业能力标准的开发[J]. 胡晓岳,戴护民,单志,王波群.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6]中职教育“双证融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与实施——以机械类专业为例[J]. 张庆锋.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1)
[7]引入职业岗位标准 实现学校培养与企业需求对接——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能力标准开发实例[J]. 黄玉兰.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7(01)
[8]谈中职学校“双证融通”下的专业教师培养[J]. 郭彩丽.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2)
[9]谈中职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双证书”校本教材开发的思路[J]. 陈鹰.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6(11)
[10]从“对接”走向“融通” 上海中职探路“双证融通”专业改革[J]. 徐倩,薛婷彦. 上海教育. 2016(21)
硕士论文
[1]新制度主义视角下中职学校双证制教育执行偏差的原因分析[D]. 付文桂.四川师范大学 2015
[2]高职学生职业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邱滢滢.湖南师范大学 2014
[3]河南省中职“双师型”教师能力标准体系构建研究[D]. 张琳琳.河南大学 2014
[4]中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的研究[D]. 刘畅.河北师范大学 2014
[5]中等职业教育双证融通实践策略研究[D]. 范心忆.华东师范大学 2014
[6]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专业能力标准研究[D]. 任波.沈阳师范大学 2011
[7]对中职生岗位能力及其培养体系的设计研究[D]. 刘云洲.内蒙古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618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161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