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活动课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23 08:28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从培养知识型人才向培养创新型人才过渡,完成教育培养对象的转型,是当今社会给教育提出的一个非常严峻的课题。这个课题的提出既是教育发展的机遇也是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挑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2000年10月,当时的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会议上指出:“在开好信息技术课程的同时,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其他的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其他学科的学习中。各地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现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积极探索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学科教学的整合。”本文就是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以及当今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探索一条能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为一体的新的教学方式。本文笔者研读了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理论论证,利用一个学期对同学们进行教育教学实验,由理论到实践,又从实践中获取对教学模式和教学结构的新认识,从而论证信息技术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教育教学,对发展学生主体性、创造性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追求课程向儿童的经验和生活回归、... 

【文章来源】:首都师范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课题的来源
        1.1.1 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
        1.1.2 对教学结构的进一步完善
        1.1.3 对我校高职学生特点及教学方法思考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1.3.1 学生健康成长的意义
        1.3.2 学生知识获得的意义
    1.4 研究课题的基本方法与整体构思
        1.4.1 本研究采用的基本方法
        1.4.2 本次教学研究的整体构思
    1.5 相关概念的阐述
        1.5.1 教育信息化
        1.5.2 活动课教学
        1.5.3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我国关于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现状、趋势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状况
        2.1.1 台湾地区活动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2 香港特别行政区活动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3 大陆地区活动课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1.4 国内关于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发展状况
    2.2 国外关于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现状、趋势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状况
        2.2.1 美国关于实践活动课的研究现状以及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状况
        2.2.2 日本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开设了"综合学习时间"
第三章 研究过程的设计与实施
    3.1 信息技术引入课堂的理论借鉴和教学模式分析
        3.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1.2 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3.1.3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
    3.2 基于校园网的学习网站设计及其功能分析
    3.3 学生对信息技术应用的态度前后两次问卷对照分析
    3.4 信息技术在我校各学科教学中应用的情况
    3.5 信息技术支持《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活动课教学设计的原则
        3.5.1 信息技术应用的原则
        3.5.2 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3.5.3 信息技术支持《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3.6 信息技术应用于《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教学实践研究的设计与实施
        3.6.1 合作对象以及所采用教材的分析
        3.6.2 信息技术支持下《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教学实践的设计与实施
            1、设计专题活动
            2、根据教学需要和同学们的实际情况分组实现协作学习
            3、专题活动同学们的参与方式
            4、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进行多维度的评价
    3.7 信息技术支持的《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活动课教学过程简介
第四章 课题研究的结果分析和讨论
    4.1 信息技术支持《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活动课教学目标完成、教学效果分析
    4.2 信息技术支持《高职学生就业与创业教程》活动课教学的意义
第五章 结论 问题与对策 局限性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3 研究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致谢



本文编号:34053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4053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81b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