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发布时间:2021-10-01 06:26
在高等职业院校的物理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师习惯于传统教学模式,使得教学存在低效,甚至无效。本文针对这种现象,依据有效教学的理论研究及研究成果,提出了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和技能,探讨了教师如何设计教学,进而以有效的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本文首先简述了国内外有效教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有效教学”的理念、标准和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对高职物理课堂有效教学进行了界定,分析了在高职物理课程中实现有效教学的意义。同时,以有效教学策略理论研究为依据,审视了当前物理课堂教学的现状,讨论了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从教学内容、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探讨了问题存在的原因。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和学生就业与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实现高职物理课堂有效教学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并依据这些原则,结合高职教育理念、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职业特色,提出了集体备课策略、研究教学对象——因材施教策略、教学内容遴选策略、教学设计策略、教学方法选择策略、课堂教学管理策略、教学评价策略和基于反思的教师发展策略等有效教学策略。这些策略操作性较强,并将这些策略应用到高职物理教学实践中,进行实验验证检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物理有效教学现状分析
2.1 高职物理课程特点
2.2 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的界定
2.3 高职物理教学有效性判定
2.4 影响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物理有效教学理论依据
3.1 有效教学的实施者——有效教师
3.2 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第四章 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4.1 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4.2 集体备课
4.3 研究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4.4 教学内容遴选
4.5 教学设计
4.6 教学方法选择
4.7 课堂教学管理
4.8 教学评价
4.9 基于反思的教师发展
第五章 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5.1 物理有效教学实施案例及分析
5.2 物理有效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式和交互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及应用[J]. 张思扬,宋善炎. 湖南中学物理. 2010(06)
[2]合作学习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张思扬,宋善炎. 机械职业教育. 2009(11)
[3]提高教学的远期效益[J]. 霍晓宏. 天津教育. 2007(07)
[4]“意境说”给予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J]. 李吉林. 教育研究. 2007(02)
[5]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J]. 沈舷. 继续教育研究. 2006(01)
[6]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J]. 余艺文. 课程.教材.教法. 2003(11)
[7]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J]. 刘立明.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05)
[8]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外延浅析[J]. 赵岩英,刘茂祥.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04)
[9]略论课堂教学机智[J]. 赵正铭. 中国教育学刊. 2002(03)
[10]再议有效教学[J]. 张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3)
本文编号:341732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物理有效教学现状分析
2.1 高职物理课程特点
2.2 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的界定
2.3 高职物理教学有效性判定
2.4 影响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第三章 物理有效教学理论依据
3.1 有效教学的实施者——有效教师
3.2 有效教学策略的理论依据
第四章 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4.1 高职物理有效教学的基本原则
4.2 集体备课
4.3 研究教学对象——因材施教
4.4 教学内容遴选
4.5 教学设计
4.6 教学方法选择
4.7 课堂教学管理
4.8 教学评价
4.9 基于反思的教师发展
第五章 物理有效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5.1 物理有效教学实施案例及分析
5.2 物理有效教学的教学效果评价
第六章 研究工作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附录五
附录六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开放式和交互式教学策略的研究及应用[J]. 张思扬,宋善炎. 湖南中学物理. 2010(06)
[2]合作学习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张思扬,宋善炎. 机械职业教育. 2009(11)
[3]提高教学的远期效益[J]. 霍晓宏. 天津教育. 2007(07)
[4]“意境说”给予情境教育的理论滋养[J]. 李吉林. 教育研究. 2007(02)
[5]有效学习与有效教学[J]. 沈舷. 继续教育研究. 2006(01)
[6]美国教师课堂教学评价[J]. 余艺文. 课程.教材.教法. 2003(11)
[7]再论国外有效教学研究[J]. 刘立明.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05)
[8]素质教育背景下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外延浅析[J]. 赵岩英,刘茂祥.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03(04)
[9]略论课堂教学机智[J]. 赵正铭. 中国教育学刊. 2002(03)
[10]再议有效教学[J]. 张璐.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2(03)
本文编号:34173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417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