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民国时期知识界的职业教育观 ——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11 08:48
  《教育与职业》杂志是黄炎培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机关刊物,是近代中国宣传和研究职业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专业期刊,是职业教育界历史最长、在国内外有相当影响,也为同期世界职业教育出版史所罕见的期刊。在1917-1949年32年时间里,黄炎培、陶行知、陆费逵、顾树森、蒋梦麟、江问渔、杨卫玉、钟道赞、邹韬奋、秦翰才、潘文安、王志莘、何清儒、郑文汉等一批知识精英,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平台,留下许多关于职业教育的智慧结晶和研究心得,以及大量的国外职业教育发展理论,使职业教育成为当时一股重要的社会潮流。该杂志始终遵循“倡导、研究和推行职业教育,鼓吹教育与职业之联络”的宗旨,宣传、研究职业教育,提高了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理解,推动了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支持,促进了近代职业教育实践的发展,在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可迄今为止,学界还没有对《教育与职业》进行过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以《教育与职业》杂志为中心考察民国时期知识界的职业教育观,可以深化中国近代教育史,特别是近代职业教育史的研究,可以拓展报刊史的研究,可以为今天探索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发展道路提供历史借鉴。本研究以唯物主义历...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327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教育与职业》的缘起与运作
    第一节 《教育与职业》的缘起
        一、《教育与职业》的创办
        二、《教育与职业》的三个阶段
    第二节 《教育与职业》的宗旨
        一、《教育与职业》的宗旨
        二、《教育与职业》和《生活》宗旨之比较
    第三节 《教育与职业》的编撰
        一、《教育与职业》的主编
        二、《教育与职业》的栏目设置
        三、《教育与职业》的编排设计
        四、《教育与职业》的专号设置
    第四节 《教育与职业》的发行
        一、《教育与职业》的发行方式
        二、《教育与职业》的发行办法
        三、《教育与职业》的发行量
第二章 职业补习教育观
    第一节 职业补习教育的优势与功效
        一、有关欧美日本职业补习教育的宣传与介绍
        二、职业补习教育的优势
        三、职业补习教育的功效
    第二节 职业补习教育的组织与实施
        一、职业补习教育的设科与编制
        二、职业补习教育的教材与教法
        三、职业补习教育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第三节 农村职业补习教育
        一、推行农村职业补习教育的理由
        二、推行农村职业补习教育的方式
    第四节 战时职业补习教育
        一、战时职业补习教育的重要性
        二、战时职业补习教育的实施
        三、针对伤残士兵的职业补习教育
第三章 职业指导观
    第一节 职业指导的内涵与功用
        一、职业指导的内涵
        二、职业指导的原则
        三、职业指导的功用
    第二节 职业指导的步骤与方法
        一、职业指导的步骤
        二、职业指导的方法
    第三节 职业指导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一、人才缺乏与经费支绌
        二、需要不迫切与指导工具不完备
        三、政府提倡不力与职业机会缺乏
        四、时间、合作,与职业界无切实联络
        五、效果难以衡量
    第四节 职业指导的实施
        一、小学阶段的职业指导
        二、中学阶段的职业指导
        三、大学阶段的职业指导
第四章 女子职业教育观
    第一节 女子职业教育观
        一、女子职业教育概况
        二、女子职业教育思想
        三、女子职业教育向家事教育的过渡
    第二节 家事教育观
        一、家事教育的演变与阻力
        二、家事教育的功用
        三、家事教育的实施
第五章 《教育与职业》的历史地位
    第一节 国外职业教育理论登陆中国的"专业码头"
        一、集中介绍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与运作
        二、热切关注国外职业补习教育的发展概况与运作
        三、着力传播国外职业指导的发展概况与运作
        四、极力引介国外女子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与运作
    第二节 中国职业教育思潮发展的"最佳论坛"
        一、纠正社会偏见,清扫职业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
        二、适时推出研讨主题,导引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方向
        三、主动参与学制改革,率先发起讨论,推动职业教育制度建设步伐
    第三节 职业教育机构成果交流的"重要平台"
        一、刊布中华职业教育社的成果与经验
        二、刊布兄弟职业教育机构的成果与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国时期女子职业教育——以河北省立女子职业学校为例[J]. 李静体.  绥化学院学报. 2008(04)
[2]民国时期我国职业补习教育研究[J]. 杨智,何光全.  职教论坛. 2008(15)
[3]民国时期长沙女子职业教育探析[J]. 朱绍英,黄小兵.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08(04)
[4]我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的发展环境刍议[J]. 王为东.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2)
[5]关于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关系的认识与反思——基于历史的视角[J]. 孟景舟.  职业技术教育. 2008(04)
[6]民国时期江苏职业教育教学特色探析[J]. 戚洪.  历史教学(高校版). 2007(12)
[7]民国时期职业教育体系的演变及特点[J]. 兰自珍,杨佩霞.  职业教育研究. 2007(11)
[8]论近代职业教育立法的当代启示[J]. 王为东.  教育与职业. 2007(27)
[9]民国时期的《职业学校法》研究[J]. 荣慧珠.  职业技术教育. 2007(25)
[10]在女性与国家之间——20世纪初女性主义与民族主义的互构与碰撞[J]. 万琼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07(02)

博士论文
[1]近代女子教育思潮与女性主体身份建构[D]. 万琼华.湖南大学 2007
[2]民国时期中国教育在国际教育论坛上的展现[D]. 兰军.华中师范大学 2007
[3]清末实业教育制度研究[D]. 吴玉伦.华中师范大学 2006
[4]社会变迁中的中国近代教育会研究[D]. 孙广勇.华中师范大学 2006
[5]中国近代职业教育法制研究[D]. 王为东.中国政法大学 2006
[6]近代上海商业教育研究(1843—1949)[D]. 常国良.华东师范大学 2006
[7]中国近代教育期刊与近代教育发展[D]. 杨建华.华东师范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中华职业教育社与中国职业教育近代化[D]. 王成涛.西南大学 2008
[2]清末民初女子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 龙凤姣.湖南农业大学 2007
[3]民国时期职业教育研究[D]. 白媛媛.东北师范大学 2006
[4]晚清实业教育研究[D]. 李玉.苏州大学 2006
[5]20世纪上半期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 翟红霞.西北大学 2005
[6]民国时期的女子职业教育[D]. 王秀霞.山东师范大学 2004
[7]1927~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职业教育[D]. 夏奇.河南大学 2004
[8]清末民初女子职业教育述论[D]. 张玉玲.吉林大学 2004
[9]民国时期职业教育制度化研究[D]. 廖承琳.西南师范大学 2003
[10]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研究[D]. 刘祥平.西南师范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48856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48856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e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