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09 22:18
以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为核心的1+X证书制度即"学历证书+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必须融入当前"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并遵循"互联网+"的发展理念和技术路径。该文首先分析了"互联网+"、1+X证书制度内涵,并基于二者在人才培养方面隐含的质量、标准、开放、融合的价值取向和耦合逻辑,构建了"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框架,阐释了其运行逻辑等。在此基础上,该文有侧重地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认为应以智慧教育方向为支撑提高职教育人能效、以目标融合互嵌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多元互动协同为思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以标准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国家资历框架、以动态评价管理为手段建设质量保障体系等,以期为"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1+X证书制度有效落地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逻辑框架
三、“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方略
1. 以智慧教育方向为支撑提高职教育人能效
2. 以目标融合互嵌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3. 以多元互动协同为思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
4. 以标准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5. 以动态评价管理为手段构筑质量保障体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霍丽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0)
[2]“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 谢笑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5)
[3]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J]. 朱德全,许丽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9)
[4]“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J]. 郭绍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4)
[5]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J]. 董文娟,黄尧.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7)
[6]国家资历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建构[J]. 张伟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8)
[7]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 唐以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6)
[8]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 郑石明. 教育研究. 2019(05)
[9]“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 徐国庆,伏梦瑶. 教育发展研究. 2019(07)
[10]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的构建[J]. 荣长海,高文杰. 教育与职业. 2019(07)
本文编号:3531410
【文章来源】:中国电化教育.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逻辑框架
三、“互联网+1+X”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机制的实施方略
1. 以智慧教育方向为支撑提高职教育人能效
2. 以目标融合互嵌为理念优化人才培养模式
3. 以多元互动协同为思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
4. 以标准互联互通为目标建立国家资历框架
5. 以动态评价管理为手段构筑质量保障体系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知识生产新模式的产教融合创新生态系统构建研究[J]. 霍丽娟.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9(10)
[2]“产教融合”机理及其机制设计路径研究[J]. 谢笑珍.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9(05)
[3]技术与生命之维的耦合:未来教育旨归[J]. 朱德全,许丽丽.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9)
[4]“互联网+教育”对教育理论发展的诉求[J]. 郭绍青.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9(04)
[5]人工智能背景下职业教育变革及模式建构[J]. 董文娟,黄尧. 中国电化教育. 2019(07)
[6]国家资历框架的理论基础和模式建构[J]. 张伟远.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8)
[7]1+X证书制度:新时代职业教育制度设计的创新[J]. 唐以志.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9(16)
[8]世界一流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比较及其启示[J]. 郑石明. 教育研究. 2019(05)
[9]“1+X”是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创新[J]. 徐国庆,伏梦瑶. 教育发展研究. 2019(07)
[10]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标准体系的构建[J]. 荣长海,高文杰. 教育与职业. 2019(07)
本文编号:35314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5314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