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研究与实践——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6 16:32
"三教"改革,"教师"为首,教师作为职教改革执行者,直接决定了"教材、教法"改革的成效,因此打造一支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创新教学团队尤为重要,文章以长春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师团队为例,从制定管理保障机制,开展教师培养工程,到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建设技术技能服务平台,进行积极探索与实践,以期形成高水平"双师型"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长职范式。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20,(3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校搭建平台,形成机制保障
(一)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
(二)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开展教师培养工程,实现名师领航匠心传承
(一)实施专业带头人“精英”引培工程,发挥名师领航作用
(二)实施骨干教师“精技”提升工程,夯实中坚支撑实力
(三)实施青年教师“琢业”成长工程,积蓄长足发展能力
(四)实施兼职教师“琢艺”建设工程,优化专兼互补结构
三、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一)精准对接“复兴号”高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树立“修身琢业、匠人匠心”全方位育人理念
2. 瞄准“复兴号”高铁等高端产业,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3. 贯标1+x证书制度,开发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
(二)产教融合,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1. 搭建共同体成员院校三师资源库
2. 创建轨道客车领域技术应用平台
3. 建设西门子认证培训基地
4. 建设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5. 成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联盟
四、输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长职范式
(一)形成长职特色的分层分类教师培养体系
(二)形成面向高铁制造产业链的模块课程和教学模式
(三)形成特色的专业国际化交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隋秀梅,高芳,唐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5)
[2]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欧阳波仪,易启明,汪炎珍,杨明鄂,李治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5)
本文编号:3628288
【文章来源】:高教学刊. 2020,(31)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学校搭建平台,形成机制保障
(一)健全团队管理制度,落实团队工作责任制
(二)整合人才资源,优化“双师型”教学团队
二、开展教师培养工程,实现名师领航匠心传承
(一)实施专业带头人“精英”引培工程,发挥名师领航作用
(二)实施骨干教师“精技”提升工程,夯实中坚支撑实力
(三)实施青年教师“琢业”成长工程,积蓄长足发展能力
(四)实施兼职教师“琢艺”建设工程,优化专兼互补结构
三、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一)精准对接“复兴号”高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1. 树立“修身琢业、匠人匠心”全方位育人理念
2. 瞄准“复兴号”高铁等高端产业,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
3. 贯标1+x证书制度,开发课证融通的模块化课程
(二)产教融合,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
1. 搭建共同体成员院校三师资源库
2. 创建轨道客车领域技术应用平台
3. 建设西门子认证培训基地
4. 建设线上线下职业技能培训中心
5. 成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联盟
四、输出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双师型”教师创新教学团队长职范式
(一)形成长职特色的分层分类教师培养体系
(二)形成面向高铁制造产业链的模块课程和教学模式
(三)形成特色的专业国际化交流合作模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隋秀梅,高芳,唐敏.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5)
[2]高质量发展视域下高职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研究[J]. 欧阳波仪,易启明,汪炎珍,杨明鄂,李治国.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20(05)
本文编号:36282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28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