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热词融入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路径探析——以兵团兴新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发布时间:2022-10-29 17:04
十八大以来,海量的网络用户、巨大的数据显示移动互联网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着。本文对近七年网络热词进行梳理、分类及整理,通过分析当前高职学生对网络热词的认知,一方面他们具有时代所赋予的鲜明特征,另一方面"00后"高职学生个性是多元的、差异化的,高职学生对网络热词认知的特点更加凸显,进而积极探索网络热词融入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切入点,不断提高高职院校思政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十八大以来网络热词分类及流行原因分析
(一)网络热词的分类
(二)网络热词流行原因
1.利用移动学习的高效快捷广受网民喜爱。
2.网络热词的流行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需求。
3.网络热词流行符合当代青年求新的心理。
二、网络热词特点与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热词态度相契合
(一)网络热词的特点
1.呈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逐步上升的态势。
2.成为表达人们自我心理的窗口。
3.飞快地传播速度。
(二)高职学生对待网络热词的特点
1.个性更加张扬。
2.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更强。
3.网络化程度较高。
4.学生群体也是网络热词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三、网络热词运用于思政理论课教学路径
(一)缩小心理差距,拉近师生间距离。
(二)有效地将网络热词渗透到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活跃课堂氛围。
(三)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思政理论课的参与度。
(四)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设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热词“网红”的流变与演化[J]. 彭剑.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2]从网络热词透视我国政治传播的新变化[J]. 张樱子. 新闻前哨. 2020(02)
本文编号:369808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十八大以来网络热词分类及流行原因分析
(一)网络热词的分类
(二)网络热词流行原因
1.利用移动学习的高效快捷广受网民喜爱。
2.网络热词的流行反映了广大群众迫切参与社会政治生活的需求。
3.网络热词流行符合当代青年求新的心理。
二、网络热词特点与高职学生使用网络热词态度相契合
(一)网络热词的特点
1.呈现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逐步上升的态势。
2.成为表达人们自我心理的窗口。
3.飞快地传播速度。
(二)高职学生对待网络热词的特点
1.个性更加张扬。
2.动手能力创新精神更强。
3.网络化程度较高。
4.学生群体也是网络热词的制造者和传播者。
三、网络热词运用于思政理论课教学路径
(一)缩小心理差距,拉近师生间距离。
(二)有效地将网络热词渗透到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中,活跃课堂氛围。
(三)有效提高学生参与思政理论课的参与度。
(四)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思政理论课程的教学设施。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网络热词“网红”的流变与演化[J]. 彭剑.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2]从网络热词透视我国政治传播的新变化[J]. 张樱子. 新闻前哨. 2020(02)
本文编号:3698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698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