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应下的理想: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中的价值及策略
发布时间:2022-12-08 18:42
工作场所学习(workplace learning, WPL),作为一种职业学习模式在职业教育发展的历史流变中经历了数次蜕变。在遥远的中世纪,它表现为一种近乎于生活形态的学徒制,为人类孕育出了无数的能工巧匠。到了近代,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在制度化教育普及的浪声中,学校逐渐替代了工作场所,从工作中学习不再是人们掌握技艺的唯一途径,反而成为了耗时、低效人才培养模式的代名词。直至现代,在知识经济的主导下,在终身学习思潮的推动下,工作场所学习又再次成为了人们所关注的焦点。在职业教育界,它演变为目前与工作世界广泛合作的各类名目繁复的工作本位学习项目(work-based learning)。它的卷土重来以及对学徒制价值的重新审视到底是对手工业精神的复辟,还是对职业教育初始形态的怀念? 本论文试图撇开传统学习观,不从学校课堂学习出发而以劳动实践为学习起点,围绕个体全面发展,探索促进其认知能力不断提升,心智日益成熟,价值观逐步完善的策略。在研究思路上,试图通过历史考察,应用社会学中轴理论,以技术-工业为轴心,分析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发展进程中价值的演变。在研究目标上力图反观目前学校职业教育所...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重审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
一、成问题的"实习"
二、问题的解读及延伸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中价值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学徒制的重提:寻找失落的技·艺
一、事件
二、事件背后的故事:回溯一所手工艺学校
三、一个个延伸的悬念
第二节 工作场所学习价值原点:回到工作世界的职业教育
一、古代学徒的双向学习过程:参与及构建
二、传统学徒制所呈现的工作场所学习特征
三、学徒制时代工作场所学习所体现的职业教育价值
第三节 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边缘化:嵌入学校的职业教育
一、学徒制的异化
二、学校职业教育的出现:工作场所学习重要性的削弱
三、工作场所学习价值边缘化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现实把握:历史超越的需要及可能
第一节 如何解读工作场所学习的再兴起?
一、经济形态的变革:知识、学习领域中新焦点的出现
二、工作世界的变革:工作、学习边界的重新划定
三、组织结构的变革:学习/培训设计、模式的新变化
第二节 如何认识工作场所中发生的"学习"
一、现实对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认识偏差
二、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个不断发展的观点
三、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个不断丰富的学习视阀
第三节 如何甄别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
一、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取向问题:一种教育学的立场
二、组织对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限定
三、个体对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限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作场所学习对学校职业教育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 对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关系的新思考
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历史与现实的断裂
二、工作场所学习理念下的职业教育:重返工作世界
三、工作场所学习启示下的职业教育:如何面向工作世界
第二节 对学校职业教育提出的使命:超越工作世界
一、学校职业教育要面向怎样的工作世界
二、学校职业教育超越工作世界的必要性
三、学校职业教育要如何超越工作世界
第三节 对学校工作本位学习项目内涵的新挖掘
一、走出"理想化"的工作场所
二、工作场所学习"环境"的评估:引入一个分析框架
三、学校如何挖掘工作场所中的"教育"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返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现实图景
第一节 走向知识的整合
一、学校与工作场所:知识的非"连续性"
二、理论与实践: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三、理论、实践、调节性知识一体化教学策略
第二节 走向工作经验的课程化
一、工作,作为情境(context)有何用?
二、工作经验课程化的现有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三、工作经验植入的联接型模式:一个新的课程框架
第三节 走向学习的主体性变革
一、主体性:一个有关"生命轨迹"的学习维度
二、主体性:一个被实践领域所遗漏的灵魂
三、主体性:一个需要被植入的学习过程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Ⅰ 关键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Ⅱ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Ⅲ 学生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吉登斯的“本体性安全”的解读[J]. 路慧,刘升,李怀. 黑河学刊. 2010(05)
[2]如何使学习者为知识社会做好准备——访国际知名教育心理学家玛琳·斯卡德玛丽亚教授[J]. 斯琴图亚,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2009(02)
[3]黄炎培教育思想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 何澹澹.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4]顶岗实习阶段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 刘树林. 机械职业教育. 2007(11)
[5]工具理性视域中的道德教育[J]. 张夫伟. 教育导刊. 2007(11)
[6]“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J]. 黄秋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4)
[7]实践智慧(phronesis)与“技艺”(techne)之喻——由亚里士多德引发的现代思考[J]. 马万东. 现代哲学. 2007(01)
[8]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实习[J]. 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07(02)
[9]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 吕巾娇,刘美凤,史力范. 现代教育技术. 2007(01)
[10]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 徐国庆. 职业技术教育. 2007(01)
博士论文
[1]重返德性生活[D]. 刘万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 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福柯思想与教育:一种后现代的视角[D]. 陈松.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13918
【文章页数】:206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重审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
一、成问题的"实习"
二、问题的解读及延伸
三、研究思路
第二章 工作场所学习在职业教育中价值的历史审视
第一节 学徒制的重提:寻找失落的技·艺
一、事件
二、事件背后的故事:回溯一所手工艺学校
三、一个个延伸的悬念
第二节 工作场所学习价值原点:回到工作世界的职业教育
一、古代学徒的双向学习过程:参与及构建
二、传统学徒制所呈现的工作场所学习特征
三、学徒制时代工作场所学习所体现的职业教育价值
第三节 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边缘化:嵌入学校的职业教育
一、学徒制的异化
二、学校职业教育的出现:工作场所学习重要性的削弱
三、工作场所学习价值边缘化对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现实把握:历史超越的需要及可能
第一节 如何解读工作场所学习的再兴起?
一、经济形态的变革:知识、学习领域中新焦点的出现
二、工作世界的变革:工作、学习边界的重新划定
三、组织结构的变革:学习/培训设计、模式的新变化
第二节 如何认识工作场所中发生的"学习"
一、现实对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认识偏差
二、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个不断发展的观点
三、工作场所中的"学习":一个不断丰富的学习视阀
第三节 如何甄别工作场所学习的"价值"
一、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取向问题:一种教育学的立场
二、组织对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限定
三、个体对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限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工作场所学习对学校职业教育的现实观照
第一节 对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关系的新思考
一、职业教育与工作世界:历史与现实的断裂
二、工作场所学习理念下的职业教育:重返工作世界
三、工作场所学习启示下的职业教育:如何面向工作世界
第二节 对学校职业教育提出的使命:超越工作世界
一、学校职业教育要面向怎样的工作世界
二、学校职业教育超越工作世界的必要性
三、学校职业教育要如何超越工作世界
第三节 对学校工作本位学习项目内涵的新挖掘
一、走出"理想化"的工作场所
二、工作场所学习"环境"的评估:引入一个分析框架
三、学校如何挖掘工作场所中的"教育"价值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返工作场所学习价值的现实图景
第一节 走向知识的整合
一、学校与工作场所:知识的非"连续性"
二、理论与实践:知识整合的必要性
三、理论、实践、调节性知识一体化教学策略
第二节 走向工作经验的课程化
一、工作,作为情境(context)有何用?
二、工作经验课程化的现有模式及其存在问题
三、工作经验植入的联接型模式:一个新的课程框架
第三节 走向学习的主体性变革
一、主体性:一个有关"生命轨迹"的学习维度
二、主体性:一个被实践领域所遗漏的灵魂
三、主体性:一个需要被植入的学习过程
本章小结
结语
附录Ⅰ 关键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附录Ⅱ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Ⅲ 学生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对吉登斯的“本体性安全”的解读[J]. 路慧,刘升,李怀. 黑河学刊. 2010(05)
[2]如何使学习者为知识社会做好准备——访国际知名教育心理学家玛琳·斯卡德玛丽亚教授[J]. 斯琴图亚,魏志慧. 开放教育研究. 2009(02)
[3]黄炎培教育思想与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J]. 何澹澹. 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03)
[4]顶岗实习阶段德育的探索与实践[J]. 刘树林. 机械职业教育. 2007(11)
[5]工具理性视域中的道德教育[J]. 张夫伟. 教育导刊. 2007(11)
[6]“工作本位学习”:抵及高职课程改革的核心[J]. 黄秋明. 中国高教研究. 2007(04)
[7]实践智慧(phronesis)与“技艺”(techne)之喻——由亚里士多德引发的现代思考[J]. 马万东. 现代哲学. 2007(01)
[8]学生需要什么样的实习[J]. 徐国庆. 职教论坛. 2007(02)
[9]活动理论的发展脉络与应用探析[J]. 吕巾娇,刘美凤,史力范. 现代教育技术. 2007(01)
[10]工作体系视野中的职业教育本质[J]. 徐国庆. 职业技术教育. 2007(01)
博士论文
[1]重返德性生活[D]. 刘万海.华东师范大学 2007
[2]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D]. 徐国庆.华东师范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福柯思想与教育:一种后现代的视角[D]. 陈松.华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139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7139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