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任务导向的AR交互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3-03-29 03:52
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法是中职中常见的教学方法,以具体的工作任务为指导,在任务探索过程中收获知识与技能。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概念模糊,加上缺乏情境氛围,学生积极性就会不高,无法调动参与。而AR(增强现实)教育将抽象概念转化为真实形象,利用动画或者三维模型来解释专业词汇,加强学生的概念学习和空间认知,降低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专注度。在新型技术教育背景下,从工作任务导向的中职教育中教师选取任务难度不适宜,学生无从下手,以及汽修专业实训课程工位少,学生缺乏实操能力的锻炼出发,采取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工作任务导向的AR交互教学模式。本研究先对国内外增强现实教育应用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得出增强现实教育特点以及教学设计的要点,再从工作任务导向的中职教育研究,了解中职教育中的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法,接着融合构建了工作任务导向的AR交互教学在中职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模型。构建了教师、学生、工作任务以及AR资源的交互关系图,根据他们的关系进行教学理念、教学目标、工作任务、学习资源、教学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其次设计了基于增强现实的识别软件作为教学辅助工具,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功能模块。最后根据构...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1.1.2 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不足
1.1.3 汽修实训教学的工位少,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研究
2.1.1 增强现实的概念
2.1.2 增强现实教育的国内研究
2.1.3 增强现实教育的国外研究
2.1.4 增强现实教育的优势及局限性
2.2 中职中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法研究
2.3 工作任务导向的AR交互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第三章 工作任务导向的AR教学及其软件设计
3.1 工作任务导向下AR交互教学理念
3.2 教学应用策略
3.3 基于增强现实的识别软件设计
3.3.1 软件设计
3.3.2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研究对象
4.1.3 实验假设
4.1.4 实验环境
4.1.5 实验变量
4.2 实验流程
4.3 实验工具
4.4 实验教学过程
4.4.1 学习者特征分析
4.4.2 教学内容分析
4.4.3 教学目标
4.4.4 AR教学资源的设计
4.4.5 工作任务书的设计以及考核评分表的设计
4.4.6 教学过程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分析
5.2 学生实操能力的分析
5.3 学生自我鉴定的分析
5.4 访谈记录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73937
【文章页数】:6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互联网时代的职业教育的新要求
1.1.2 工作任务导向的教学模式的不足
1.1.3 汽修实训教学的工位少,双师型教师的不足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增强现实的教育应用研究
2.1.1 增强现实的概念
2.1.2 增强现实教育的国内研究
2.1.3 增强现实教育的国外研究
2.1.4 增强现实教育的优势及局限性
2.2 中职中工作任务导向教学法研究
2.3 工作任务导向的AR交互在中职教育中的应用
第三章 工作任务导向的AR教学及其软件设计
3.1 工作任务导向下AR交互教学理念
3.2 教学应用策略
3.3 基于增强现实的识别软件设计
3.3.1 软件设计
3.3.2 软件开发平台与工具
第四章 实验研究
4.1 实验设计
4.1.1 实验目的
4.1.2 研究对象
4.1.3 实验假设
4.1.4 实验环境
4.1.5 实验变量
4.2 实验流程
4.3 实验工具
4.4 实验教学过程
4.4.1 学习者特征分析
4.4.2 教学内容分析
4.4.3 教学目标
4.4.4 AR教学资源的设计
4.4.5 工作任务书的设计以及考核评分表的设计
4.4.6 教学过程
第五章 结果与分析
5.1 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水平分析
5.2 学生实操能力的分析
5.3 学生自我鉴定的分析
5.4 访谈记录与分析
5.5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研究不足
6.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7739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773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