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根据调查,青少年在9年义务教育后,进入中职院校学生的群体数量占适龄青少年50%,并且他们在完成中职教育后,基本就业于本地企业。像烟台地区的东岳汽车、上海汽车齿轮箱厂、大宇造船公司、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三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富士康公司等等,这些企业生产岗位60%以上的员工来之于中职院校。中职毕业生是我国生产岗位劳动力的重要来源,其个人职业道德意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其职业道德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着企业的产品质量、企业信誉甚至企业的生存。如果不重视他们的职业道德意识的教育,不仅严重影响我国中职教育的目标,更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和国家的现代化建设。从我国德育教育大纲上看:小学阶段比较注重私德和公德教育;普通中学阶段比较重在公德教育;而中职教育阶段,更加重视职业道德意识教育。通过对企业调研得知,企业在选择员工时,看中的不仅是学生拥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证书,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职业道德、责任意识、协作能力,我们走访了烟台艾迪精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烟台三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等,通过交谈可知,企业在招聘人员时,将职业道德水平高低作为选人的第一要素,企业宁愿选拔职业道德好,技能水平一般的学生,也不愿意录用技能水平高,职业道德差的学生,由此可见,企业的录用人员的标准是以良好职业道德为主,即使技能水平稍低,也可以通过后期的培训提高。本文以烟台市技师学院的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发现目前中职生职业道德缺失的表现主要有:对从事的职业岗位没兴趣,只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劳动强度等等,缺乏爱岗敬业的实干精神;在工作中,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完成岗位任务,偷工减料,缺乏规范意识;对工作中的一些细微环节不重视,得过且过,缺乏诚实守信的职业美德;不能准确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眼高手低,缺少与他人协作的能力,缺乏“团队精神”;中职生毕业后基本都直接就业,很少有继续求学的机会,导致大部分人从此后不看书学习,缺乏掌握新知识的能力,影响个人和企业的发展。产生问题的原因,主要受学生个体自身的发展、家庭教育中家长道德示范的影响、学校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枯燥、教学方法保守的影响及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等等。针对中职生的生理和心里特点,从培养学生个体素质、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意识教育体系构建,不断完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校企合作等等,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规范守纪、诚信守信、团队协作、质量责任和终身学习等等职业道德意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关键词】:中职生 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意识 教育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鲁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1
【目录】:
- 致谢5-6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第一章 绪论12-15
- 1.1 研究背景12-13
- 1.1.1 现实需求12
- 1.1.2 政策保障12-13
- 1.2 研究意义13-14
- 1.2.1 理论意义13
- 1.2.2 现实意义13-14
- 1.3 研究方法14-15
- 1.3.1 文献研究法14
- 1.3.2 访谈法14
- 1.3.3 问卷调查法14-15
- 第二章 文献综述15-20
- 2.1 概念界定15-16
- 2.1.1 职业15
- 2.1.2 职业道德15
- 2.1.3 职业道德意识15-16
- 2.1.4 职业道德意识教育16
- 2.2 国内外研究16-20
- 2.2.1 国外研究现状16-17
- 2.2.2 国内研究现状17-20
- 第三章 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现状调查及问题分析20-29
- 3.1 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现状调查20-24
- 3.1.1 在校生职业道德意识现状调查20-21
- 3.1.2 毕业生职业道德意识现状调查21-23
- 3.1.3 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23-24
- 3.2 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24-29
- 3.2.1 学生自身因素24
- 3.2.2 学校教育的因素24-26
- 3.2.3 家庭因素的影响26
- 3.2.4 社会环境的影响26-29
- 第四章 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教育策略29-39
- 4.1 提升中职生个体素质29-30
- 4.1.1 增强学生自信心29
- 4.1.2 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29-30
- 4.2 加强学校职业道德意识教育30-36
- 4.2.1 抓好入学教育契机实施职业规划教育30
- 4.2.2 注重教师主导作用30-31
- 4.2.3 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31-32
- 4.2.4 实施多元化评价方式32-33
- 4.2.5 实现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有机结合33-35
- 4.2.6 加强顶岗实习期间职业道德意识教育35-36
- 4.3 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36-37
- 4.3.1 发挥家长的示范作用36-37
- 4.3.2 创建平等温馨家庭氛围37
- 4.4 创建和谐安全的社会环境37-39
- 4.4.1 加强网络媒体资源管理37-38
- 4.4.2 传承经典营造和谐社会文化氛围38-39
- 第五章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2
- 参考书目42-44
- 附录44-48
- 作者简历48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4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寿祖平;浅谈强化职校生的职业道德意识[J];职教论坛;2004年23期
2 王如今;宋龙波;;谈职业道德意识教育[J];职业技术教育;1995年06期
3 江莹;;在实习实训中强化高职生的职业道德意识[J];广西轻工业;2009年08期
4 张爽;马巍巍;;谈高职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9年08期
5 冯争争;;论法学教育中职业道德意识的培养[J];河南教育(中旬);2010年08期
6 袁淑玲;张肖梅;;学生职业道德意识的强化与养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年02期
7 郭林芝;;在教学中浅议会计专业职业道德意识培养的重要性[J];成才之路;2011年05期
8 王南征;钱浩;;司法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意识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林区教学;2012年10期
9 顾华详;;论强化教师职业道德意识的途径[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6期
10 陈凤英;编辑的敬业精神与职业道德意识[J];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军;;提高修养 恪尽职守 乐于奉献[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2)[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田晓光;敬业精神: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意识的核心[N];河北日报;2003年
2 陈涛 赵忠韬;富县检察院廉政文化建设有声有色[N];延安日报;2010年
3 省财政厅政策研究处 余知航;公心务实写忠诚[N];云南日报;2010年
4 记者 李燕萍 通讯员 贾明会 程晓杰;借鉴西安中院良知教育经验 全省法院开展司法良知教育[N];陕西日报;2009年
5 孙万胜(作者单位: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理性、经验与司法良知[N];法制日报;2001年
6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法院院长 宋春香;让正义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N];人民法院报;2004年
7 查明;有感于学校不家访[N];检察日报;2002年
8 马玉宝 杨成延;“三个净化”抓廉政[N];人民公安报;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卫华;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D];鲁东大学;2016年
本文关键词:中职生职业道德意识存在的问题及教育策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98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3998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