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职业指导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特校职业教育是“为国排扰、为民解难、造福残童,服务社会”的功德事业。学校自办学以来,加强职业教育,让每一个残障学生走出校门后有一技之长,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多年来,我们反思存在的问题,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大职业指导。大大提高了聋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一、深入剖析。寻找存在问题的根源
1.不能正确评价自己聋生由于长期与外界隔绝,知识面较窄,社会经验缺乏,认知水平偏低,无法认识自身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只认为技术不错,有了不起的感觉。当健全人指出其某方面的不足时,不愿接受他人的建议,以为是故意整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好的岗位于不来,脏累的不愿意干,有的甚至怕干活又贪图享受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由于在校期间管得过多过细,过分依赖他人督促,缺乏毅力,对学习新事物没有耐性,浅尝辄止,学到一点皮毛就满足了,很难善始善终做好一件事。
2.与正常人沟通存在困难由于聋生的生理缺陷,其心理存在障碍,具体表现为焦虑、自卑、攻击、自私、敌意等;此外,交往的范围狭小.与人合作交际能力差。在生产劳动的过程中,遇到许多问题,需要与正常人交流沟通。由于种种原因,聋生与正常人无法实现无障碍沟通,产生了许多误解,很难处理和调整与同事、与管理者的关系,造成用人单位满意度不高。一些专业很好的学生,由于不善于与他人沟通和交往。结果闲居在家。在日常行为上,聋人的待人接物方面和正常人还有很大差距。他们往往在聋人自己的意识圈中,做出来的很多事情和正常人的一般行为意识相背离,健全人不理解。
3.不能真正融人社会聋生自身缺陷导致其难以融入社会。对社会的了解仅凭教师的传授和个人视觉所观察到的,认识十分肤浅,而且往往停留在表象上。加上文化素质低,缺少较深刻的鉴别力,无法理解社会存在分工的不同。不能根据实际思考选择职业,往往眼高手低,虽有志向却不愿付出艰苦的劳动。社会也存在歧视,不能真正接受聋生,对聋生还有偏见,以为那是民政部门、福利企业的事,以为聋生不易沟通,难管理,宁愿多花些钱请健全人。也不愿意用聋人。
二、创新手段,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1.保证文化,加强培训,是职业指导的基础文化课程的传授应保证把最基础、最有用的东西教给学生,重点培养学生获得知识的能力.着眼于他们离校后的终身发展。我们以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素质为目的,讲授培训中遇到的语言理解与表达等方面的问题。帮助扫清文化方面的障碍。在培训过程中,在学好专业知识、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切实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使聋生经过严格的系统训练,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我校根据本地有1000多家瓷厂的实际.开办了适合聋人学习的陶艺专业。考虑到聋生毕业后,面对的是激烈的就业竞争,为了增强适应能力.我们要求在“一专”的基础上做到“多能”。根据市场调查,服装加工专业聋生较容易接受,且就业率高。学校又开设了缝纫专业。经过一阶段的培训,学生已掌握了基本的技能,加工了许多合格产品,受到厂家的充分肯定。厂家表示愿加强合作,接收大部分的学生到工厂就业。只有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职业指导才能有的放矢。
2.办好车间,用活基地,是职业指导的载体现代教育理论的再教育观点认为,学生学习的场所不应局限于学校和课堂,组织他们到社会大课堂中去接受教育,开拓视野,增长才干,这对学生的成长是有很大帮助的。车间和基地是对学生进行验收,为聋生步人社会搭建的良好平台。学校办好校内的陶艺车间和缝纫车间,用活校外的鑫峰陶瓷公司和雄狮时装公司两个实习就业基地。职教班的学生定期到车间和基地参加生产实习,结合在劳动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利用这些活生生的教材和有效的载体加强职业指导。在学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培养吃苦耐劳的美德,懂得只有辛勤劳动,多出产品,对社会多做贡献,才会得到社会的尊重,也才能得到更多报酬:明白熟练的技巧只有通过不怕艰苦,反复练习操作才能达到的。同时,让企业、社会了解聋生,看到聋生确实不比健全人逊色,教学内容适应企业建设需要,应厂所需,人尽其用。
3.学会沟通.加强合作。是职业指导的关键要使聋生在现代社会立足,只有专业技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学会做人,懂得立身处世的道理。
聋人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无论是价值观念,还是意识形态,都要参与广泛的社会生活,必须学会沟通,加强合作,与社会充分融合。聋生的沟通包括口语、手语、书面语等多种手段,对聋生未来的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口语和书面语。沟通技能的培养是要通过长期训练才能实现的。学校坚持开展“每日一句”训练,教学生学会使用QQ,取得了一定成效,为聋生的沟通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在职业教育阶段,着重训练与未来职业有关的沟通技能,这种训练要渗透到各专业课程的教学之中。在职业指导过程中,应强调口语和书面语, 目的是帮助聋生掌握与健全人沟通的技能技巧,为将来的就业减少障碍。要培养学生与人沟通的主动性和合作意识,以适应公平竞争的环境,更好发挥自己的特长,为社会创造一定的财富。通过沟通和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特殊群体,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培养学生敬业的精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妥善处理人际关系以及交往沟通的能力;通过有效的沟通,培养聋生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团结协作的能力.促进学生对社会行为规范、职业行为习惯的适应能力。
4.扩大宣传,跟踪服务,是职业指导的补充通过多种渠道,扩大宣传,全面展示聋生自强不息的风采.让更多的企业和热心人士关心理解、支持残障人的就业。学校还要做好对离校生的延伸教育,实行定向跟踪服务.派出指导教师定期深入到就业单位了解毕业生的表现,主要是进行思想教育,帮助学生完成由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变,鼓励学生技术上精益求精,工作中虚心好学,出色完成本职工作。
进入企业之后.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困难,与学校保持密切联系,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使聋生能顺利踏入社会。这是有效职业指导的保证。
英国哲学家培根在《论残疾》中说:“残疾之人有时竟是非常优越的人才。”事实正是这样,许多聋人在一些技术的掌握和工作的质量方面也不比从事同种工作的正常人差。聋人的智慧之光常常闪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笔耕论文,这是职业教育的伟大成果,与聋人职业的指导有着密切关系。
总之。通过加大职业指导,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得到了提高,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良好,毕业生的就业率达95% 以上,使聋生真正成为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本文编号:45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45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