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26 05:06

  本文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三螺旋理论 融合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在国家现代工业化的推进和协调区域发展的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民族地区而言,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提出,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高职院校要重视对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另一方面还得重视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双重压力促使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势在必行。当前,在民族地区已有相关的实践,但鲜有系统研究。希望本研究的成果能为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发展及其创业教育的开展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文章基于丰富的文献资料,在综合分析民族地区特殊环境的基础上,运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对G省T市X职业学院进行了个案研究。研究发现,X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已取得一定进展,但依然存在问题,如当前融合模式单一,致使接收创业教育的群体局限;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课程整合度低,二者缺乏有效衔接;师资整合不足,创业教育素质有待提高;融合过程中忽视民族地区特色,区域服务功能欠缺;针对创业教育的评价体系缺位,削弱了融合积极性。笔者依据三螺旋理论,分别从政府、高校与企业三个角度分析了问题成因:学校层面主要包括体制机制不完善;高职院校管理者的认知偏差;校园创业文化氛围缺失;师资平台建设跟不上需求。政府层面主要包括扶持政策不够系统、完善;创业政策宣传和落实力度不够。企业层面主要包括:缺乏企业的环境支持;缺乏企业的人力支持。研究认为,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无论是对职业教育自身的变革,还是对地区的发展都有重大意义。政府、学校、企业必须予以充分的关注与重视;明确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为教学活动的开展与评价提供依据;完善体制机制,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提供管理团队支持;促进课程整合,构建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优质的师资队伍;加大经费投入与政策支持,打造专业与创业融合实践平台;重视民族文化,促进特色文化专业的产业化,培育本土企业,进而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三螺旋理论 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717.38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23
  • (一)问题的提出8-10
  • (二)文献综述10-19
  • (三)研究意义19
  • (四)研究设计19-22
  • (五)研究重难点及可能的创新点22-23
  • 一、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理论构思23-34
  • (一)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概念及相互关系23-28
  • (二)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分析28-30
  • (三)政府-高校-市场三螺旋理论30-34
  • 二、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开展的环境分析及目标定位34-42
  • (一)宏观环境分析34-37
  • (二)微观环境分析37-39
  • (三)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39-42
  • 三、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实践42-56
  • (一)X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与成果42-45
  • (二)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表现45-51
  • (三)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问题的成因透视51-56
  • 四、三螺旋理论支持下民族地区高职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策略56-62
  • (一)转变观念,重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56-57
  • (二)明确创业教育培养目标,构建与专业教育融合的课程体系57-59
  • (三)完善体制机制,实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监督管理59-60
  • (四)加大师资培养力度,建设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双师队伍60
  • (五)加大经费投入与政策支持,打造专业与创业融合实践平台60-61
  • (六)重视民族文化,促进特色文化专业的产业化61-62
  • 结语62-64
  • 参考文献64-72
  • 附录72-76
  • 后记76-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炎凉;乔静;赵洪斐;;你具备创业能力吗?[J];成才与就业;2006年23期

2 方新俊;;构建鼓励青年创业的和谐环境[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3 陈都标;;大学生创业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2008年13期

4 杨宏斌;;引导创业民愿 开启创业民智——关于河南推进全民创业的一点认识[J];决策探索(下半月);2008年07期

5 赵彩瑞;;创业教育,敢问路在何方?[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0年05期

6 郑雄;余胜利;;推进全民创业 建设宜业鄂州[J];中国就业;2011年01期

7 刘红斌;杨志群;陈丽冰;;研究生创业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高教探索;2014年03期

8 仲理峰;时勘;;创业准备[J];教育与职业;2001年10期

9 叶瑛,贺维平;新创企业与成熟企业创业管理的比较研究[J];中国人才;2003年12期

10 陈世清;创业经济学论纲[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永奇;程明武;周宝玲;许娜;;机遇与挑战:新时期青年创业的观察与思考——以创业经济学为视野[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陈晓红;王傅强;王慧民;;我国不同地区的创业特征比较研究[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吕福新;;转变发展方式与新浙商创业[A];浙商研究 2010[C];2011年

4 胡永友;;创业教育——促进社会、教育、个人共同发展的纽带[A];2010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王守聪;;适应“三化同步”新形势 大力培养创业农民[A];“培育创业人才,推进现代农业”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6 张玉利;田新;王瑞;;不确定条件下的创业决策:手段导向文献评述[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7 陈世清;;和谐经济、再生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经济的统一——创业经济学论纲[A];首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C];2005年

8 秦志华;赖晓;胡浪;;创业活动不确定性研究的理论渊源与发展状况[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9 赵志军;;论创业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策略[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强;李二勇;;促进大学生创业的激励机制创新研究——以北京为例[A];创新驱动与首都“十二五”发展——2011首都论坛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晏兵成;搭建平台,扬起西部创业风帆[N];中国教育报;2007年

2 记者 高铁耕;“巾帼创业行动”为12万人找到岗位[N];佳木斯日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杜安娜;大学创业班:企业家的摇篮?[N];广州日报;2009年

4 记者 黄茜 通讯员 李东生 林怡如;番禺职院开“创业管理”专业[N];广州日报;2009年

5 曹友竹;以创业促就业[N];吉林日报;2009年

6 际文;首届全球创业论坛举行[N];法制日报;2009年

7 李萍 王建平;我们需要怎样的创业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0年

8 周建豪;大学创业教育备受关注[N];中国现代企业报;2010年

9 记者 江迪;大学生创业呼唤环境改善[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解艳华;创业教育≠创业[N];人民政协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方伟;高新技术企业创业决策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2 俸晓锦;创业视角下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共享式发展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3 张鹏;学术创业的大学内部组织环境影响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齐玮娜;创业质量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暨南大学;2015年

5 段丽;风险控制视角下的公益企业创业管理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6 胡希;创业公共政策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7 马昆姝;文化影响下的创业认知决策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洋;返乡农民工创业影响因素与创业活动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10 党蓁;政府扶持型创业体系及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俊伶;上海创业公共政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徐双杰;合肥市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卿;中小企业创业环境建设中政府作用研究[D];武汉科技大学;2010年

4 葛罗;农民创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5 李晓曼;创业环境的构成对创业活动的影响[D];浙江工业大学;2012年

6 吕荣;提升大学生创业能力及发展创业教育相关性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7 潘晨芬;大学生创业管理的对策与措施[D];成都理工大学;2014年

8 朱瑞峰;大学生创新创业发展中的政府作用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萌;大学生创业精神培养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5年

10 陈艳;小微企业创业领导力开发研究[D];石河子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9216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9216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8e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