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南京廖华
本文关键词: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龙源期刊网
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
作者:潘裔莎
来源:《新校园·上旬刊》2013年第10期
摘 要:高职项目课程是我国本土的一种特色设计,是以工作任务为主,设计安排教学课程的一种课程模式。另外,高职项目课程的内容主要以项目为参照物来设计,作为高职院校的一种特色教育改革,其目的直指职业就业,完全不同于其他教育中的项目课程。加强研究与探讨高职项目课程这种新兴的课程模式已非常必要。
关键词:高职;项目课程;理论与研究
高职院校在近年来逐渐占据了大学教育的主流,其特色主要表现为入学门槛低,就业率高。然而高职课程教育却被很多人质疑,有些人认为高职院校的教育程度与中专类似,有些人则认为高职院校完全沿用了本科的课程体系,导致高职院校并不具有自己的教学特色。因此在众多因素的作用下,高职院校不得不走出高等性与职业性的矛盾,形成一个独立自主的特色教育模式,高职项目课程应运而生,为高职院校办学内涵的提升起到了重大作用。
一、高职项目课程
高职项目课程之所以被称为特色的高职课程模式是因为高职项目课程是以本身为主体,以工作内容为中心,以服务为载体的一种全新的课程模式。
1.项目课程的主体变革。高职院校对实践的要求极其严格,其实践方式大致可以总结为三种,一是附属式,通过对原有教材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基础后完成几个实践项目,,获得相应的实践能力;二是变革式,改变原有的学科课程,结合项目进行教学,促进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三是主体式,将大量的专业知识进行深度压缩,建立一个以项目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1)附属式。附属式基本上延续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并没有太多的新意,在实践方面略有改造,主要课程主体还是传统的学科课程,对于高职项目课程的变革并不明显。(2)变革式。虽然这种方式完全颠覆了传统的教学,但从根本上讲,这种变革只不过是改变了教学方式,并非是课程上的改革,因此这种变革对于高职项目课程的变革来说毫无意义。(3)主体式。这种方式虽然改变了项目课程本身的主体,但却并未能将专业理论知识与项目相融合。而理想项目课程恰好应与之相反,必须将专业理论知识与项目完美融合。虽然仅差在一个融合上,但在对技术的要求上却复杂得多。
2.高职项目课程的中心。项目课程在各个学校中都有,但由于高职教育本身所具有的特色,决定了高职项目课程必然有其特定内涵。高职项目课程完全抛弃了发散式的以课题、主题为中心的传统项目课程模式,形成了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的聚合式项目课程模式。高职项目课题
本文关键词: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28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92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