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职业教育论文 >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

发布时间:2017-10-06 19:18

  本文关键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路径探索


  更多相关文章: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摘要】:高职院校面对改革发展新常态下的新要求,要增强办学吸引力,必须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之路。在开展校企合作中,要克服和改变合作基础薄弱、合作教育性不强、合作中对学生的指导不足影响实践能力提高等问题,坚持"双赢"的原则,以课程体系建设为突破口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注重与区域优势产业、行业衔接,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充分挖掘社会和企业的有效资源推进协同育人进程,加强实践性教学的建设和投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全面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作者单位】: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应用型人才
【分类号】:G712.0
【正文快照】: “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色。校企合作,国际上又称合作教育,是学校和企业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为主的教育,是运用学校和企业两种资源共同实施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育。校企合作与职业教育有着天然的内在联系,对高职院校办学具有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2 吕正东;简谈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1年09期

3 屈中正;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被评为全国人才培养先进单位[J];湖南林业;2005年04期

4 栾庆国;;浅论高职院校基于学生层面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反馈与调整[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5 朱吉顶;范国辉;;“4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年24期

6 秦克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运行的探索[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年13期

7 郑文昭;;“1.5+1.5”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教育;2010年05期

8 战欧;;新经济是人才培养的决定因素[J];吉林教育;2004年12期

9 吕亚平;校企合作,加快实用型人才培养[J];机械职业教育;2000年11期

10 谢明荣,李万木,赵玲,于永春;高职应采用开放式人才培养模式[J];职教论坛;200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远国;;创新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2 王心建;;关于“2+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践与探讨[A];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一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3 卢晓春;李明惠;胡昌送;;定岗实习预就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邓开陆;;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A];云南省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分会2008年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徐水;焦锏;侯俐;;关于我国中高职人才培养衔接方案设计的思考[A];中国公共管理论丛2013年第1辑[C];2013年

6 黄玉芬;段宏毅;;高职《速录》专业“三个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A];2009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曾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再认识[A];2011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8 宋志生;时锦雯;;农村远程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A];教育技术:信息化阶段新发展的研究[C];2007年

9 祝益军;倪冬;叶翔;;浅谈数控厂的人才培养[A];2012年中国航空学会管理科学分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10 赵善庆;;政校企行在人才培养中的结合和对接[A];2012无锡职教教师论坛论文集[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苏雁 本报通讯员 江尧瑞;抓住师资,就抓住了人才培养的“牛鼻子”[N];光明日报;2014年

2 浙江省台州科技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徐亦平;产教融合下的人才培养[N];光明日报;2014年

3 记者 刘敏 通讯员 张振亚;徐州工职院推进创新人才培养[N];徐州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康磊 通讯员 朱国辉;将人才培养嵌入企业“生态链”[N];长春日报;2010年

5 仲辉 柬林 赵s,

本文编号:9845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aoyulunwen/zhiyejiaoyulunwen/9845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f2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