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民族—科学”一体化: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理念
本文关键词:“生活—民族—科学”一体化: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开发新理念
【摘要】:"生活—民族—科学"三位一体课程开发理念是指将"生活"、"民族"和"科学"三种元素贯穿于课程目标的确立、课程内容的选择、课程内容的组织和评价这几个课程开发环节的始终,由教师、园长、家长、社区代表和课程专家集体审议,精心选择生活中、民族中那些能促进孩子发展的科学知识作为课程内容的课程编制过程。学前教育应回归儿童的生活,课程编制要体现"生活性";学前教育应走向生态,课程编制要体现"民族性";学前教育应倚重科学理论,课程编制要体现"科学性"。生活、民族和科学既有区别又相互联系,生活是基础,民族是特色,科学是保障,三者相辅相成贯穿课程开发的始终。
【作者单位】: 怀化学院教育科学系;
【基金】:怀化学院科研基金项目“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模式研究”[HHUY2013-13] 2014年湖南省教育规划课题一般项目“民间优秀传统文化学前教育课例开发与实践运用研究”[XJK014BJD008]
【分类号】:G612
【正文快照】: 我国学前教育课程建设传统上一直以地方和学校课程为主,2001年颁布并实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使我国幼儿园在课程方面拥有更大的自主权。然而湖南师范大学杨莉君老师通过调查发现,民族地区的幼儿园普遍存在着“对地方文化课程资源认识不足,课程开发意识薄弱,整合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孟凡丽;国外多元文化课程开发模式的演进及其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2期
2 吴可;;课程开发模式的新构想[J];教学与管理;2009年27期
3 张智华;樊增侠;;建构校本课程开发基本模式——对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状况的进一步反思[J];陕西教育(高教版);2011年09期
4 杨莉君;曹莉;;幼儿园在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以沅陵县幼儿园对当地苗族文化课程资源的开发为例[J];学前教育研究;2010年07期
5 郝江玉;;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园本课程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4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袁宏刚;;马克思主义人学视阈中思想政治教育始源性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李毓章;论费尔巴哈的感性本体论[J];安徽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3 吴大庆;;“以人为本”的哲学旨归[J];安徽农学通报;2007年18期
4 张富文;;试论马克思人本思想的产生[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5 董学文;“文学理论学”构建刍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6 贾安林;藏缅语族圈舞文化初探[J];北方论丛;2003年04期
7 李志红;网络时代的文化冲突[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8 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年06期
9 张家军;;扎根理论之于课程研究的启示[J];比较教育研究;2010年10期
10 葛明德;脑发育的可塑性及其在行为进化中的作用[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1998年S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黄树光;周青鹏;;论马克思的自然科学观[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2 郭洁;;论文化与人类发展和音乐教育的关系[A];全国高等音乐教育课程发展与教学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3 张慧英;席菁;;论少数民族文化工程的认知[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4 肖安宝;;资源创造论——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A];中国首次人的发展经济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2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栗志刚;民族认同论[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4 罗利群;人神交往中的教育[D];西南大学;2011年
5 邓桦;云南文山蓝靛瑶“度戒”仪式教育过程的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郭海霞;论身体资本与身体教育[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7 李颖;基于哲学解释学视角的思想政治教育接受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高宏星;低碳社会的哲学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张敏;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大学生精神成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冯平;压抑与超越:高校管理异化问题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崔淑芳;高清海人学理论探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2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佘颖玲;审美反抗与审美救赎[D];湘潭大学;2010年
4 汪光宏;基于“生命需要”的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薛红亮;和谐社会人的发展的主体性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吴海云;当代大学生非主流行为文化研究[D];江西理工大学;2010年
7 赵琳琳;美国多元文化教师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8 孙艺铭;虚拟实践观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的创新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1年
9 吴建玲;大学文化对大学人发展的作用及机理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牟曦东;马克思对人本质界定的视野与维度[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何玉海;课程改革中隐性课程的作用不容忽视[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04期
2 李介;;国外校本课程开发模式带给我们的启示[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年26期
3 罗成龙;加拿大少数民族教育与多元文化政策[J];民族教育研究;1997年03期
4 张智华;樊增侠;;新课程实施中校本课程开发现状——陕西省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报告[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4期
5 常小勇;陈嵩;;从线性到非线性——高职课程开发模式的创新[J];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07期
6 黄翠萍;;教师教学行为与园本课程文化建设[J];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06期
7 汤彩萍;;幼儿园开发剪纸园本课程的价值[J];学前教育研究;2013年07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红霞;论幼儿园课程的整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10期
2 杨丽娟;幼儿园课程“生活化”小议——对大班主题活动“茶”的实践与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1期
3 王瑞华;;参与式农村评价理论对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12期
4 杨世蘅;;幼儿园课程设置中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教育研究论丛;2005年00期
5 虞永平;论幼儿园课程审议[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1期
6 郑三元;论幼儿园课程的本质[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7 “上海市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课题组 ,高敬;上海市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现状调查报告[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3期
8 蔡红梅;20世纪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回顾[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苏贵民;论幼儿园课程理论的研究范围[J];学前教育研究;2005年05期
10 张国平;;浅议幼儿园课程管理[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俞丽丽;;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整合于幼儿园课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四)[C];2009年
2 俞丽丽;;开发和利用有效资源,整合于幼儿园课程[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上海卷)[C];2010年
3 王春燕;;打造中国人自己的幼儿园课程——以陈鹤琴为代表的幼儿园课程变革为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4 胡红;;将生态教育纳入幼儿园课程建设中[A];整合科普资源 优化科教环境——第十五届上海市青少年科技辅导员论文征集活动论文汇编[C];2007年
5 孔庆红;崔冰;;“好爸爸爱心志愿团”——拓展幼儿园课程的新途径[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神州教育卷4)[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江夏;走向共生的生活化课程[N];中国教师报;2011年
2 宋芳 郝桂梅;浅议幼儿园课程改革[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3 施煜文;幼儿园课程的脸[N];中华读书报;2004年
4 西北师范大学 李晓梅;加强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建设的四点建议[N];中国民族报;2009年
5 如皋市教育局 杜雪美;将生命安全教育融入幼儿园课程之中[N];江苏教育报;2013年
6 山东省高密市康成幼儿园 马艳华 王海燕;幼儿园课程怎样才能生活化[N];中国教育报;2014年
7 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理事长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 虞永平;幼儿园课程改革路向何方[N];中国教育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张婷;好课程应容易被运用[N];中国教育报;2009年
9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 管旅华;编辑要做好“两广总督”[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8年
10 记者 李新雄;幼儿园课程创新教材在我区受欢迎[N];广西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萍;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与特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传英;幼儿园课程知识的文化哲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邱瑜;论幼儿园课程的诊断与改进[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于冬青;走向生活世界的幼儿园课程设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5 张丽莉;皮亚杰建构主义理论在我国幼儿园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鑫;生态学视角下幼儿园课程实践探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7年
2 李晓梅;基于民族地区幼儿园课程实施现状的思考[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张丽莉;回归生活的幼儿园课程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4 吴琼;新知识观及其对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启示[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5 王怡;幼儿园课程整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杨冬梅;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幼儿园课程方案之比较[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梁燕颜;试论幼儿发展为本的幼儿园课程改革观[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8 徐琼霞;新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理性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孟丽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审视[D];西南大学;2007年
10 姚林林;幼儿园课程建设现存问题之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2377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2377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