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本文关键词: 亲社会行为 自我中心 同情心 分享行为 移情 行为强化 出处:《山东教育科研》2000年Z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
[Abstract]:......
【作者单位】: 山东师大教育系
【分类号】:G610
【正文快照】: 一、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重要性 亲社会行为是指从他人利益出发而不期望个人报偿的社会行为,主要包括人们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帮助、合作、同情心与分享等有利于别人和社会的行为,是一种道德行为,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 幼儿期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黄寒英;;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内部阻抗因素及干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6年04期
2 王小英,张宇;幼儿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2000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姬慧;移情在道德行为中的作用机制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2 王蓓 ;虚拟内疚的机制及其德育价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3 王丽;中小学生亲社会行为与同伴关系、人际信任、社会期望及自尊的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4 裴小倩;移情训练对帮助5-6岁幼儿学习社会交往技能有效性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5 杨爱莲;4-7岁儿童在冲突情境下分享行为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04年
6 潘婷婷;初中生社会活动能力的培养[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贵娥;幼儿“亲社会行为”教育方法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夏美萍;注重移情在儿童道德教育中的作用[J];当代教育论坛;2004年06期
3 张利群;;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初探[J];现代特殊教育;2002年08期
4 陈旭;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06期
5 裴晓霞;;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下半月);2004年04期
6 冯爱梅;;区域活动:发展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途径[J];中国德育;2007年11期
7 王敏;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方法的理解与运用[J];山东教育;2002年30期
8 杨晓溪;;浅论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幼教研究);2011年01期
9 韩艳丽;;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途径[J];赤峰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04期
10 郭俊清;;幼儿亲社会“言行不一”的原因分析[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璇;;家庭对儿童攻击性形成的影响及其对策[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2 李莉;孙建华;李雯;;单亲幼儿行为的个案研究摘要[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3 宋建芳;;惩罚,对孩子有效吗?[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4 禄小平;;对幼儿有效道德认识建构的思考[A];毕节地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研讨会文章选集[C];2006年
5 金图雅;乌兰图雅;;《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实践研究》研究工作总结[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6 孙静;;将同情心植入幼儿的心灵[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一专辑)[C];2006年
7 金图雅;乌兰图雅;;教育部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课题《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幼儿教育相结合实践研究》研究报告[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内蒙古卷)[C];2010年
8 侯玉荣;;幼儿责任感培养初探[A];首届“健康杯”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暨颁奖大会论文集[C];2002年
9 靳淑红;宗桂萍;宗蕾;;浅析如何教幼儿学会分享(摘要)[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10 王琼;但菲;;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本报记者 徐德明;追溯教育本源 盛开健康之花[N];天津教育报;2011年
2 田青;新生活改变旧习惯[N];中国环境报;2003年
3 谢狄梦 (作者单位 绍兴市继昌幼儿园);用体态语吸引孩子的目光[N];绍兴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楠;移情训练对5-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影响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2 肖琼华;幼儿移情影响因素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刘金梁;3—6岁儿童气质对合作行为的影响[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8年
4 戴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幼儿社会化行为的个案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崔晓文;幼儿积极与消极同伴关系的社会网络分析[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6 王任梅;5-7岁幼儿谦让行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邹霞;中班幼儿谦让行为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艳菊;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王宇;学前融合教育促进普通幼儿亲社会行为获得的实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10 李伟伟;城乡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717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1471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