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浅析同伴交往与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

发布时间:2018-06-28 07:39

  本文选题:同伴交往 + 幼儿 ; 参考:《学周刊》2015年07期


【摘要】:同伴交往在幼儿成长时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加强幼儿中的同伴交往有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发展。自我意识作为幼儿独立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幼儿逐步走向成熟。通过研究幼儿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情况,有助于更好地掌握幼儿的发展特点,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的成长。本文将从幼儿的自我概念、自尊以及自我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进而指出同伴交往对幼儿自我意识的重要性。
[Abstract]:Peer interac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owth of young children, and strengthening peer interaction is helpful to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Self-consciousness,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ldren's independent personality, helps children to mature gradually. By studying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it is helpful to better grasp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s development and guide their growth correctly.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children's self-concept, self-esteem and self-control, and points out the importance of peer interaction to the 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教育学院;
【分类号】:G61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肖霞;;幼儿同伴交往活动中自我表露的探析[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2 吴国珍;;浅谈同伴交往对幼儿社会性发展的作用[J];家教世界;2013年20期

3 高军;;同伴交往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6年S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李芬青;桂守才;;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马婷婷;;儿童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研究综述[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3 庄小满;;心理理论研究:现状及展望[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钱立英;;儿童社会性发展的研究述评[J];经济研究导刊;2012年04期

5 傅蝶;;小班环境下学生存在的问题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0年06期

6 刘黎微;陈锦霞;;学前晚期儿童同伴接纳与心理理论发展的相关研究[J];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06期

7 池丽萍;安静;;社交退缩与非退缩幼儿心理理论的比较研究[J];心理研究;2009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戴晓阳;曾宇霞;;单亲与非单亲家庭儿童自我意识与人际信任关系的比较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刘晓红;初中生群体生活经验与社会认知的关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2 刘少英;学前幼儿同伴关系发展追踪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长英;心理状态术语对3-5岁汉语儿童错误信念理解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敏;小学生同伴接纳、友谊质量对其人格发展的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罗洁琴;10-13岁儿童意图理解和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同伴接纳关系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良琼;大学生在QQ空间中的自我表露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4 李铮;孤残儿童同伴交往与冲突解决策略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5 邢莉莉;3-5岁幼儿对“朋友”的理解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6 戴蕃;角色游戏情境下幼儿互动水平及特点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7 刘娟;4-6岁幼儿心理理论与社会性发展的关系研究[D];徐州师范大学;2011年

8 叶晓璐;隔代抚养幼儿的心理理论、祖孙依恋、同伴接纳的特点及其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9 范玲;幼儿同伴冲突解决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10 余旋;基于中学课堂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李林英;对大学生自我表露认识的访谈分析[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湘荷;同伴交往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J];江西教育科研;2002年10期

2 李利,莫雷,王瑞明;探析儿童的同伴交往[J];当代教育论坛;2005年16期

3 赵明霞;;小学生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7年06期

4 万晶晶;方晓义;李一飞;池培莲;;主观客观父母监控与中学生同伴交往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1期

5 肖富群;;“留守”经历对儿童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6 李鹏;;农村留守儿童同伴交往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教育观察;2013年01期

7 宋晓玲;让孩子在交往中成长[J];中国审计;1996年07期

8 吴小平;陈燕郊;;混龄班幼儿同伴交往的特点与建议[J];教育导刊(下半月);2013年12期

9 张文娟;;青少年同伴交往及其引导[J];成才之路;2007年25期

10 马利文;;有啥样伙伴,你就有啥样性格!——透过同伴交往解析学生个性特点[J];河北教育(综合版);2007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洋;;沈阳市中小学生体育课堂中同伴交往特征研究[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2 周宗奎;;同伴交往背景中欺负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3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4 孙晓莉;栾文娣;;流动儿童学校适应与同伴交往的相关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李敏;甘怡群;;以同伴交往能力为核心的成人依恋与抑郁的人际社会部分中介模型的建构[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徐莹;;要重视幼儿园中的同伴交往[A];2012年幼儿教师专业与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3年

7 孙晓军;周宗奎;;中美儿童同伴交往与孤独感的跨文化比较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8 但菲;王琼;;表演游戏对4-6岁幼儿同伴交往能力的影响[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9 蔡春凤;范翠英;周宗奎;邬洁妮;;同伴交往背景中欺负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影响[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10 王沛;杨玲;康廷虎;;两种类型家庭结构高中女生同伴交往行为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如东县实验幼儿园 吴燕;让孩子学会与同伴交往[N];江苏教育报;2013年

2 冷梅;鼓动孩子与同伴交往[N];市场报;2001年

3 石晓梅;家长如何培养孩子间的友谊[N];江苏科技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王柏玲;暑假,“伙伴危机”升级了[N];文汇报;2011年

5 本版撰文 记者 纪海珠;宝宝不懂与人交往怎么办?[N];信息时报;2003年

6 北京大学心理学系 赵红梅 张军玲;中小学生如何与同伴交往?[N];中国教育报;2007年

7 甘谷县第二幼儿园 魏文彩;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N];甘肃日报;2010年

8 王豫;帮孩子走出“伙伴危机”[N];中国妇女报;2006年

9 山东省牟平一中 柳杨军;摆脱心理桎梏体验多彩生活[N];中国教育报;2007年

10 郁枫;陪着孩子走出孤独[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胜梅;被拒绝幼儿同伴交往的教育干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2 张彦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同伴交往不良及教育对策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3 李春丽;5~6岁幼儿同伴交往问题解决方式的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王丹丹;中大班幼儿社会观点采择能力与同伴交往能力关系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5 刘乃峰;初中学业落后生同伴交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鲁东大学;2014年

6 张更立;幼儿异龄同伴交往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4年

7 汪翠满;单亲家庭5~6岁幼儿同伴交往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周丽华;游戏情境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的初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10 郭洪芹;小学生同伴交往的道德意义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0772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0772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c2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