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上去很美——从“另类儿童”的“小红花情结”反思儿童教育
[Abstract]:As a kind of paradoxical existence, children, on the one hand, have a good memory of their childhood life, on the other hand, bear the discipline of their nature, which is marked by "little red flowers" from the adult world. This paradox is manifested by the "little safflower complex" of "alternative children" in literature and ar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describing the educational experience of "alternative children" in the film and television text, reflects on the regulation of children's nature by institutionalized education represented by "Little Red Flower", and reveal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discipline" in education. Inspired by phenomenological pedagogy, the thesis proposes to respect "children's secrets" and to give them a "proper educational concern" on the basis of reverence and respect for children's nature. Integrate children's natural maturity and development into the orbit of social needs.
【作者单位】: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分类号】:G61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刘晓东;论教育与天性[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2 谭斌;;再论学生的需要——兼作对现阶段合理对待学生需要的建议[J];教育学报;2006年03期
3 谭斌;论学生的需要——兼与张华《我国课程与教学的概念重建》演讲的商榷[J];教育学报;2005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宁冬梅;学校规章制度的社会学分析——高校规章制度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析[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09期
2 冯建军;生命教育论纲[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年05期
3 张志群,吴海玲,李志;论人性假设之性恶论与教育[J];河北工程技术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4 刘晓东;论儿童文化——兼论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的互补互哺关系[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5 孙天华;张济洲;;生命意识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人性关怀[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6年07期
6 李春萍;分工视角中的学术职业[J];高等教育研究;2002年06期
7 宋文红;学术服装的发展及其承载的意义[J];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8 万增奎;大学生“课桌文化”与道德失范的调控[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年01期
9 吴云,王树江;论大学生道德人格教育向生活世界的回归[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02期
10 冯丽军;儿童观:儿童文学的支点[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航;游戏与教育——兼论教育的游戏性[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家成;关怀生命[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3 傅建明;我国小学语文教科书价值取向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2年
4 冯海;从“训诫”到“交谈”[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李林;体育课程内容资源开发的理论与实践[D];北京体育大学;2004年
6 李伟言;当代中国德育价值取向转型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陈振中;论教育身份[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方建锋;论现代教育中的实质非理性现象[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9 唐荣德;学生学习生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10 李醒东;事件·场景·交往[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金磊;游戏在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价值[D];浙江师范大学;2007年
2 黄晶;幼儿园亲师沟通状况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3 李代丽;中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话语合理性构建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4 沈晖;课堂教学中的机会均等——一种人种志的探索[D];西北师范大学;2001年
5 吕丽艳;教育世界中的意义遮蔽与澄明[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6 徐瑞;学生越轨行为的成因及防范[D];曲阜师范大学;2002年
7 粟晓红;本科学历小学教师角与角色学习[D];南京师范大学;2002年
8 孙韧;叶圣陶安徒生童话创作比较论[D];青岛大学;2002年
9 邓红;民办回族幼儿园教师成长之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10 王彦;走进课堂生活的无声世界[D];广西师范大学;2002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策三;认真对待“轻视知识”的教育思潮——再评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提法的讨论[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年03期
2 谭斌;论教育学中关于“生活世界”的话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3 刘晓东;论“儿童是成人之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郭华;评教学"回归生活世界"[J];教育学报;2005年01期
5 王策三;;关于课程改革“方向”的争议[J];教育学报;2006年02期
,本文编号:24388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438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