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镜像理论对幼儿主体教育的启示
[Abstract]:Preschool education shoul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ubjectivity. According to Lacan's mirror theory, the formation of the subject needs to go through the pre-mirror phase, the mirror stage and the Oedipus stage, and finally form the main structure with three levels of "imagination world", "symbolic boundary" and "real boundary". Its essence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individual constructs the perfect ideal self according to the evaluation of the other and the reflection of the self in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individual and the others.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the painful way of the birth of the child subject, pay attention to the liberation force formed by the other to the child subject, transcend the dualistic thinking mode of subject-object dichotomy, and promote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hildren's self-consciousness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intersubjectivity.
【作者单位】: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西南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西南大学教师教育创新平台建设资助项目(编号:100030-212010032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G610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韩瑞辉;拉康与结构主义[J];当代文坛;2004年02期
2 余岱宗;革命的想象:战争与爱情的叙事修辞[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阿德尔·塔依尔;欲望不是能指——《洛丽塔》新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4 周兴杰;关于历史的争讼——对电影《罗生门》的解读兼及与小说原作的比较[J];零陵学院学报;2002年S2期
5 赵兴华;信仰的危机与主体的困惑——从拉康的欲望观解读现代人的精神境域[J];理论月刊;2005年11期
6 许琛;成长:从反叛传统到寻找自我——波特小说中南方女性成长主题[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5年01期
7 张晶燕;《图兰朵》与《杜兰朵》的无意识结构比较[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5期
8 赵奎英;语言惯性与无意识[J];山东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9 黄宇洁;;作为他者的宠儿——评莫里森的小说《宠儿》[J];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10 潘秀通;潘源;;“意象”美学: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再认识[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鹏;符号化政治——并以文革时期符号象征秩序为例[D];复旦大学;2003年
2 林树明;多维视野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D];四川大学;2003年
3 朱晓慧;“政治”哲学家阿尔都塞——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李自芬;小说身体:中国现代性体验的特殊视角[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燕;亲子关系的教育哲学分析[D];苏州大学;2005年
6 王艳芳;在通向自我认同的途中[D];南京大学;2003年
7 沈壮娟;论恐怖与恐怖艺术的审美接受[D];山东大学;2006年
8 杨广军;符号的批判[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谈凤霞;“人”与“自我”的诗性追寻[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抒;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轶丹;狂欢与异化[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2 韩瑞辉;陌生世界的闯入者:论约瑟夫·康拉德小说中的孤独意识[D];暨南大学;2004年
3 谷建岭;《鼠人》重读——弗洛伊德关于强迫症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孙健;电影“暴力美学”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5 王悦;霍尔奈理论及其文学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6 童小畅;消费社会:美学终结的时代[D];四川大学;2005年
7 周华;阅读俄狄浦斯情结[D];四川大学;2005年
8 杨新;弗洛伊德的“狼人”案例及其评述[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李霞;移置和凝缩机制在诸种无意识形式中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10 徐云;关于弗洛伊德著作中压抑之物概念的文献复习[D];四川大学;2005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沈文钦;;自由教育与美好生活——施特劳斯学派自由教育观述评[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6年01期
2 张一兵;能指链:我在我不思之处——拉康哲学映象[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1期
3 张一兵;拉康:作为存在之尸的象征性语言[J];浙江学刊;200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彦琳;杨晓萍;;拉康镜像理论对幼儿主体教育的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年06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利平;狂欢与教育[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69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469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