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基于气质评定的幼儿同伴关系促进实验

发布时间:2020-02-27 04:44
【摘要】:本研究属于现场实验。实验的目的是从幼儿气质特征出发,探讨幼儿同伴关系促进的有效途径。选取某所幼儿园小、中、大三个平行班166名幼儿作为实验对象,通过教师的气质评定和同伴提名法来确定气质特点和同伴关系水平,然后概括出社交劣势幼儿的气质特点,并根据其气质消极因素,编制教育活动的实验因子。在幼儿园小、中、大班进行为期一年的促进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从幼儿气质特点入手设计的干预教育活动能有效地改变社交劣势地位幼儿的同伴关系。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刘文,杨丽珠,邹萍;3~9岁儿童气质类型研究[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4期

2 杨彩霞;被忽视与矛盾型幼儿社会技能训练的实验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年03期

3 刘文,杨丽珠;基于教师评定的3~9岁儿童气质结构[J];心理学报;2005年01期

4 李文权,李辉,刘春燕;系统式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儿童同伴关系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5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文;3~9岁儿童气质发展及其与个性相关因素关系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怀胜;中小学生的学校适应及教师的指导[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2 邹泓,周晖,周燕;中学生友谊、友谊质量与同伴接纳的关系[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3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的相关研究综述[J];滨州师专学报;2002年03期

4 寇_g,马艳;儿童社会适应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及其特殊应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年01期

5 万晶晶;近十年来国外儿童同伴关系与社会技能研究进展[J];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6 杨霞;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7 覃玉宇;儿童同伴关系的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柳州师专学报;2003年03期

8 杨慧芳,李俊卿;小学儿童同伴接纳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年08期

9 侯爱民;国内儿童同伴关系研究综述[J];山东教育科研;2002年07期

10 王美芳,董振华;儿童社会技能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路海东;小学生数学应用题解决的认知与元认知策略及其训练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野;3-12岁儿童个性结构、类型及发展特点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丽华;3-9岁儿童自尊结构、发展特点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4 武建芬;幼儿心理理论与同伴交往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刘在花;小学生社会智力的结构、特点、影响因素及干预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琳;不同年龄射击运动员的运动水平与神经系统特性及其气质类型的关系[D];北京体育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慧;计算机辅助改善同伴关系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张富洪;6-8岁儿童的同伴关系及社会技能训练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3 李静;行为问题儿童的家庭动力学特征及团体系统家庭治疗[D];昆明医学院;2004年

4 汪书先;青少年社会技能的培养[D];首都师范大学;2000年

5 刘在花;学习困难儿童自我定向、友谊质量、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李文权;系统家庭治疗技术在团体辅导儿童同伴关系中的实证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1年

7 高翔;影响小学生同伴接纳的因素分析及其干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8 苗雪红;回族幼儿同伴交往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2年

9 侯爱民;关于同伴关系对儿童的影响及相关教育对策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2年

10 魏晓娟;欺负卷入儿童的自我概念及人际冲突解决策略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洪琦,周胜利,姚凯南,刘灵;幼儿气质量表的应用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1年03期

2 黄春香,苏林雁,李雪荣;婴幼儿行为和气质的追踪研究[J];湖南医学;2001年04期

3 胡聪,王米渠;禀赋论先天气质[J];湖南中医杂志;1997年02期

4 任榕娜,陈新民,林茂英,叶礼燕,曹惠琴,危玉桃;儿童气质类型对社会生活能力的影响[J];医学研究生学报;2000年S1期

5 卓秀慧,洪琦,陈文采,邓锦娥;深圳特区学龄前儿童气质特征分析[J];汕头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6 叶子,庞丽娟;论儿童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和师生关系的相互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年04期

7 王争艳,王京生,陈会昌;促进被拒绝和被忽视幼儿的同伴交往的三种训练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年01期

8 李丹,李伯黍;儿童利他行为发展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89年05期

9 杨丽珠,杨春卿;幼儿气质与母亲教养方式的选择[J];心理科学;1998年01期

10 李丹;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于景凯;幼儿焦虑状况与气质、家庭环境的关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崔爱丽;幼儿饮食行为与其气质特点的关系探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红晖;长沙市岳麓区学龄前儿童气质及相关因素分析[D];中南大学;2007年

4 朱晓红;幼儿美术审美偏爱心理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58318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58318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97e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