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少年儿童的时代特征

发布时间:2020-06-25 23:51
【摘要】:每个时代都有其不同的时代内涵和特点,随着科学技术所带来的通讯工具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以及各国政治交往的日渐加强和经济关系的日益密切,国际交往空前扩大,跨国界、跨地域的交流日益频繁,当今时代已经变成一个集全球化、信息化、多元化为一体的新时代。全球化作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以让人难以捉摸的方式渗透到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时空的一体化使生活和思想超越了现实与地域的阻隔,这是一种超越性的整合过程,在利益的冲突和融合中,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共存的格局逐渐形成。信息技术改变了社会生活的组织形式,打破了传统伦理的根基,创造了全新快捷的、包容的世界。多元文化和价值的交流与对话消弭了不同文化之间的疆界,双向而多重的价值碰撞推进了现代观念的传播和现代文明的进程。当然,在这种情况下,本土文化有时并不能在外来文化侵袭的时候坚守住,完全抵抗外来文化中不良信息的渗透。我国社会必然也面临这一重大历史现实,无法规避时代更迭所带来的影响。近代以来,经久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迈向了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到来昭示着我国将进入全新的时代,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步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细言之,时代变迁赋予了少年儿童不同的时代特征。首先,经济的飞速发展为少年儿童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保障,在提高体质的同时也引发了营养过剩、健康堪忧等问题。生理上的不健康会引发一系列心理上的问题,如意志力薄弱、自控力下降等。其次,网络带来的不只是获取信息知识的便捷,同时也将少年儿童置于一种虚拟且充满诱惑的世界中。数字化的空间造成了封闭的人机环境,少年儿童在这样的环境中容易形成自我中心主义,道德情感变得冷漠。由于一些不良信息扩散的范围非常广泛,再加上少儿辨别能力不强,自身又缺乏自控能力,因而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规范的遵循在虚拟的信息空间就显得异常脆弱。多元的文化景观将少年儿童置于选择的境地,少年儿童在接收、吸收新知识和新文化的过程中,创新思维得到锻炼,包容意识得到提升,国际视野得到开拓。与此同时,具有腐蚀性、破坏性的文化因子也随之渗透进少年儿童的社会生活,引起其思想和价值观念的混乱与动摇。精神和道德侵染使得人们不自觉地转变价值观念和信仰,影响了少儿心理、价值观的发展。最后,在时代的影响下,一方面,少儿普遍经历着道德感和价值观的失落:人生价值迷失、道德发展危机,现实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盛行。另一方面,少年儿童的视野不断被拓宽,国家民族观念、社会民主法治观念得到加强,个人主体自觉性也有所提升。任何时代的脉动都直接蕴含或终将引起少年儿童成长的变化,而少年儿童成长的状况也在最核心的意义上引领、重塑着这个社会。在这个意义上,教育界应当探讨时代背景下已经发生的变化,进而检视时代对少年儿童产生的影响,并为其提供价值规范与引导,无疑是一件富有意义的事情。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G610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升旗;王安祥;;加强地税廉政文化建设的探讨[J];宝鸡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2 宋志坚;;哲学家的文化预言[J];炎黄纵横;2006年10期

3 多言;;关于建设文化强市的思考[J];松州;2009年Z1期

4 侯长林;;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J];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李蒙;;浅析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校园生活的影响[J];青年与社会;2019年26期

6 李元媛;;苏南城市中佛教文化景观的开发与设计[J];大众文艺;2019年02期

7 塞西莉亚·索达诺;赵郁芸;;国际章程中的文化景观[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8年Z2期

8 廖志强;刘晟;奚东帆;;上海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文化+”战略规划研究[J];城市规划学刊;2017年S1期

9 刘旺旺;俞良早;;文化转型与文化边界的守护分析[J];理论月刊;2018年01期

10 方婉玉;;关于文化景观现状的探讨[J];西部皮革;2017年2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燕;李胜;;老兵精神在乡村文化景观中的再生探索[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5年会论文集[C];2015年

2 王柳丹;;从田园诗到农业文化景观——论中国农业文化景观[A];中国风景园林学会2016年会论文集[C];2016年

3 肖洪未;李和平;;香港文物径对构建城市线性文化景观的启示[A];规划60年:成就与挑战——201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8城市文化)[C];2016年

4 周小棣;沈e

本文编号:272951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72951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3c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