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集体游戏对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0-09-18 08:53
   游戏作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越来越广泛运用于集体教学活动中。一线教师在将游戏与美术教学活动相结合的实践过程中,如何有效开展游戏、如何对幼儿的绘画表现力进行评价存在一系列的疑问。本研究就针对集体游戏与幼儿绘画表现力之间的关系,不同类型幼儿对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进行深入研究,给一线教师提供易于理解的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评价标准,并提供操作性强、具有针对性的幼儿绘画游戏方法及提高幼儿绘画表现力的美术教学活动策略。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法、实验法和作品分析法三种研究方法,同时结合质性分析与量性数据分析。在上海市闵行区选择一所公办一级幼儿园,随机在大班选取100名幼儿并分为4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各20名幼儿作为实验对象。对实验组分别进行运动游戏、音乐游戏、棋类游戏、建构游戏这四类游戏各6次,游戏后设定相应的绘画主题让幼儿进行绘画,按游戏类型对应的绘画主题收集幼儿绘画作品。对照组20名不进行任何游戏,绘画主题与四类实验组相同,按绘画主题收集幼儿幼儿作品。并将四类游戏按照绘画主题和对照组的作品在八个绘画造型元素上进行差异分析,了解实施游戏后对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及不同游戏类型对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运动游戏对幼儿绘画表现力中的线条使用、结构特征、形体创造性、画面构图、空间结构和主题表达这六个方面有影响;音乐游戏对幼儿绘画表现力中的线条使用、形体创造性、画面构图和主题表达五个方面有影响;棋类游戏对幼儿绘画表现力中的结构特征、画面构图和主题表达三个方面有影响;建构游戏对幼儿绘画表现力中线条的使用、结构特征、画面构图、空间结构和主题表达这五个方面有影响。根据四类实验组和对照组大班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关系汇总后表明:游戏能够对绘画表现力中的画面构图和主题表达这两个造型元素产生影响。游戏不会对绘画表现力中的固有色的使用和色彩丰富性这两个造型元素产生影响。线条的使用、结构特征、形体创造性、空间结构这四个造型元素对幼儿绘画表现力的影响与游戏类型有关。在本研究结果的基础上,笔者对一线教师及未来的研究提出了有关美术教学活动开展及游戏运用的建议,主张教师要根据年龄、科学评价,教法创新、巧用游戏,创设环境、充分准备。
【学位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G613.6
【部分图文】:

运动实验,绘画作品


图 3-1 运动实验组绘画作品 图 3-2 运动实验组绘画作品线的造型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线条的使用、结构特征的把握和对基本造型的创造性。首先从线条的使用来看,运动实验组的两幅作品图 3-1、图 3-2 中分别使用了波浪线画出树冠造型、使用直线、折线画出树干、树枝,使用曲线画出猴子的尾部造型,并画出长方形、圆形、月亮形、爱心形等不同形状,实验组的幼儿在线条使用上都具有很多变化,表现流畅。2 幅作品中猴子嘴巴均为上翘弧度线条,表现猴子愉快的心情;幼儿在运动游戏《小猴子》中一起感受了猴子在不同树枝上来回晃荡的动作,同时通过大型器械的辅助,孩子们爬上攀登架学一学猴子爬树的样子,这些动作都通过对基本形状的变形,形成新的动作在绘画中体现出来。在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树枝的运动倾向,不是直直的树枝,而是一根倾斜着的树枝,表现出了在左右摇晃的动感,这些都是该实验组幼儿在运动游戏中动态体验的表现。其次从色彩的使用来看,幼儿都选择按照动植物的固有色进行涂色,分别画出了棕色或黄色的猴子、棕色的树干、绿色的树叶、黄色的香蕉、蓝色的云、粉色的桃子和红色的太阳。并且每幅作品都使用了 5 种或 5 种以上的颜色,画面

运动实验,绘画作品


图 3-1 运动实验组绘画作品 图 3-2 运动实验组绘画作品线的造型能力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线条的使用、结构特征的把握和对基本造型的创造性。首先从线条的使用来看,运动实验组的两幅作品图 3-1、图 3-2 中分别使用了波浪线画出树冠造型、使用直线、折线画出树干、树枝,使用曲线画出猴子的尾部造型,并画出长方形、圆形、月亮形、爱心形等不同形状,实验组的幼儿在线条使用上都具有很多变化,表现流畅。2 幅作品中猴子嘴巴均为上翘弧度线条,表现猴子愉快的心情;幼儿在运动游戏《小猴子》中一起感受了猴子在不同树枝上来回晃荡的动作,同时通过大型器械的辅助,孩子们爬上攀登架学一学猴子爬树的样子,这些动作都通过对基本形状的变形,形成新的动作在绘画中体现出来。在作品中我们也能发现树枝的运动倾向,不是直直的树枝,而是一根倾斜着的树枝,表现出了在左右摇晃的动感,这些都是该实验组幼儿在运动游戏中动态体验的表现。其次从色彩的使用来看,幼儿都选择按照动植物的固有色进行涂色,分别画出了棕色或黄色的猴子、棕色的树干、绿色的树叶、黄色的香蕉、蓝色的云、粉色的桃子和红色的太阳。并且每幅作品都使用了 5 种或 5 种以上的颜色,画面

绘画作品,对照组,猴子


图 3-3 对照组绘画作品 图 3-4 对照组绘画作品从线的造型能力来看,图 3-3、图 3-4 中主要使用直线表现出树干和猴子形态,另外使用了波浪线表现猴子的手指,使用了半包围的曲线表现树冠、耳朵,用圆形表现太阳、脸部等,总体来说虽然使用的线条形状较多,但线条形状较为接近。对照组的绘画作品主要使用直线表现猴子的手部动作,猴子不同动作的变形不明显,不能体现出猴子各种灵动的动作。从色彩的使用来看,对照组幼儿主要也是根据事物固有色进行涂色,但是因为所画形象都较为相似,所以在固有色数量上并没有实验组那么多。画面颜色也主要以棕色的树干、绿色的树冠、棕色猴子、红色太阳为主,画面较为鲜艳。从构图与构思来看,图 3-3、图 3-4 将树和猴子沿着水平轴排列,虽然有构图意识,但是猴子与猴子之间、猴子与树之间缺乏联系,主题表达得不够清晰。根据绘画作品可以看出,没有进行运动游戏的对照组,其作品画面多以静态站立为主。总体来说,通过运动游戏后,对幼儿线的造型能力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通过比较运动实验组与对照组幼儿的作品,可以发现幼儿绘画内容中的线条变化增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贺明;;广西中小学生家庭美术教育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01期

2 吴航;;从分类学到生态学——论儿童游戏研究的新趋向[J];幼儿教育;2009年12期

3 张平;余朝肃;;怎样提高幼儿美术教育活动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8年01期

4 高雪梅,郑持军,李红;儿童绘画表现性发展的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进展;2003年01期

5 刘笑非;浅析游戏法教学在体育课中的运用[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崔银淑;游戏在幼儿教学中的作用[J];教育探索;1997年01期

7 徐美娥;;角色游戏教学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J];教育评论;1996年04期

8 屠美如;一岁半至六岁儿童绘画能力发展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2期

9 哈咏梅;幼儿画人的研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胡恩;醴陵陶瓷艺术资源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董颖丽;论康定斯基的艺术思想对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启示[D];沈阳师范大学;2014年

3 刘白玮;游戏取向的幼儿音乐教学活动研究[D];星海音乐学院;2013年

4 刘莹;论游戏教学法在国际幼儿汉语课堂中的运用[D];扬州大学;2013年

5 王潼;游戏并快乐着[D];温州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821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821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6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