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幼儿园科学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0-10-25 19:44
   本项目创造性地以科学玩教具为突破口,基于幼儿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系统梳理形成"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物质科学、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四大板块的幼儿科学经验,依据幼儿科学经验,深入研究科学玩教具与幼儿科学经验的内在联系,形成科学玩教具配置方案和应用案例,并最终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图书《玩不够—幼儿园科学玩教具配置和使用》,从而强化科学玩教具配置和使用的规范性、科学性,指导教师开展科学教育主题活动,提升幼儿园科学教育实践水平。
【部分图文】:

核心,教具


⒁约袄钟诖?造性地思考。在理论和经验的依托下,厘清幼儿阶段的科学经验。基于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以及3~6岁幼儿在科学领域中的探索兴趣和发展需求,项目组搜集了许多发达国家先进的幼儿教育思想和研究经验,全面细致地学习了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科学课程标准,以及中国青少年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内容目标,对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具体内容与要求和《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科学领域的目标要求,结合二期课改的内容,梳理出3~6岁幼儿科学核心经验的框架(如图1所示)。将3~6岁幼儿科学核心经验分为“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物质科学”和“生活中的科学与技术”四大板块,每个板块包含分板块、子板块及相关内容。图13~6岁幼儿科学核心经验框架2.在幼儿科学核心经验与科学玩教具配置中建立对应科学玩教具为课程的实施服务,为幼儿科学经验的获得提供帮助。因此,科学玩教具的配置应能满足幼儿的探索需求。围绕3~6岁幼儿科学核心经验,形成科学玩教具配备要求。通过收集整理各类科学玩教具的资料,罗列出了不同类别的玩教具,并针对四大板块中可能涉及的玩教具进行了梳理,梳理见表1。将科学核心经验与玩教具进行合并,最终形成了3~6岁幼儿科学玩教具配置一览表(见表2,以“生命科学”部分为例)。二、立足于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实践研究科学玩教具的使用1.从玩教具本身的特性出发了解玩教具的构成、性质、常见分类、原理与功用等《规范》中明确指出:“配备满足儿童的探索兴趣、发展动手能力和获得声、光、电、磁等自然现象等知识的科学玩具和科学操作材料。”根据前期研究成果“科学?

大班,教具,天平,幼儿园


蠡岢鱿忠桓咭坏偷南窒螅??几兄??轻”与“重”,此时应提供简易的等臂天平,不需要有刻度和砝码等材料(如图8所示)。到了中班,幼儿开始明白天平一端往下沉就表示这一端重,往上翘的一端重量轻,开始对材料大小与轻重关系感兴趣,这时应提供等臂天平、容积天平等,同样不需要刻度和砝码(如图9所示)。到了大班,幼儿从探究天平的性能发现天平的用途,开始利用天平较精准地测量每种物体的重量,此时,可以提供一些较为精确的天平,以及简单且富有童趣又便于统计的替代物,如同等重量的小熊(如图10所示)。在天平的配置中,称量复杂、多样或不便于计算的砝码等均不适合在幼儿园阶段使用。图8小班使用的天平图9中班使用的天平图10大班使用的天平3.对科学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进行验证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项目组对研究内容进行了验证。研究小组采用了组内验证、组外验证同步进行的方法,组内、组外验证主要是针对活动方案进行验证。(1)组内交叉验证在科学玩教具配置和使用研究的过程中,各研究幼儿园均有对其研究的内容,在验证阶段,采取了交叉验证的方法,请其他研究小组对该幼儿园研究的内容进行验证。如控江幼儿园研究的是“物质科学”中的光学玩具,验证的幼儿园就为闸北科技幼儿园;再如“地球与空间科学”玩教具的研究单位是荣乐幼儿园和张江经典幼儿园,验证的单位就是控江幼儿园和星贝幼儿园。(2)组外验证同时,还邀请了非研究组幼儿园对研究成果进行验证。一共有4个幼儿园参与了验证,分别是芷江中路幼儿园(示范园)、松花一村幼儿园(一级园)、浦东好奇妙幼儿园(一级园)、宝山经纬幼儿园(一级园)。这4个?

指导手册,教具


642019年8月总第320期技术装备助力幼儿教育教具的配置依据、特性、玩法等的研究过程中,明确幼儿园应如何配备科学玩具,应如何通过这些配备促进幼儿的科学概念、科学知识、科学技能和科学态度的形成。针对目前科学玩具的配备和使用不尽如人意的现状,为幼儿园规范、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使用科学玩具提供指导,最终将研究成果汇编成图书《玩不够—幼儿园科学玩教具配置和使用》(如图11所示),期望通过配置建议和活动列举,能给幼儿教师一些指导与启示,帮助教师在组织实施科学活动时,能够合理选择和使用科学玩教具。同时,该研究成果“多维链接激趣启智—幼儿园科学玩教具配置与应用”荣获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二等奖。图11科学玩教具配置和使用指导手册2.成果反思经过研究,项目组对科学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积累,由于本研究在国内尚属首次,在研究中尚有不足之处,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玩教具与环境的关系、玩教具的管理等。本次参与研究的幼儿园有示范园、一级园和二级园共6所,但相对数量偏少,玩教具以及活动列举可能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也使得活动案例研究不够。希望科学玩教具的配置和使用研究能得到更多幼儿园的参与,真正为一线教师提供帮助,为幼儿的科学活动提供技术保障。参考文献[1][英]简约翰斯顿.儿童早期的科学探究[M].朱方,朱进宁,译.上海:上海教育技术出版社,2008.[2][美]吉恩D哈兰,玛丽S瑞夫金.儿童早期的科学经验:一种认知与情感整合的方式[M].张宪冰,李姝静,郑洁,等,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李维金.学前儿童科学教?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献忠;新版英国《国家科学教育课程标准》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1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培;;科学本质理论研究述评[J];化学教学;2015年05期

2 光霞;;21世纪英国小学科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教育导刊;2014年11期

3 光霞;;21世纪英国小学科学教学的特色及启示[J];现代教育论丛;2014年05期

4 杜秀芳;刘丹丹;陈英敏;;多元视角下的中小学生科学素养内涵解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年08期

5 王艳萍;杨建宋;;英美科学教育经验对我国开展科学教育的启示[J];考试周刊;2009年47期

6 钟叶斌;;学生主体性人格培育的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年07期

7 刘晓晔;祝军;;从各国幼儿园科学教育纲要看幼儿科学教育走向[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邓明兰;林长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中学化学课程的改革与进展[J];渝西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4期

9 杨红;现代科学教育的生存境域[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陈彦芬;中英现行理科教学大纲的比较[J];学科教育;1999年1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尹燕华;;《指南》背景下有效发展幼儿科学区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03期

2 刘翠翠;;浅谈幼儿科学活动的开展[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8年06期

3 戴雪芳;;“玩中学”理念下的幼儿科学核心素养的养成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年05期

4 陈玉环;;驻足“开心农场”实施大班幼儿科学课程的实践与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01期

5 黄晓梅;;激发幼儿科学活动兴趣的探索与实践[J];课程教育研究;2017年23期

6 朱雯;;幼儿科学记录习惯的培养探讨[J];成才之路;2017年27期

7 张晓莉;;探索生活课程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研究[J];成才之路;2017年35期

8 喻琳;盛娅;;幼儿科学主题活动的推进策略——以《有趣的测量》《风》的教学为例[J];教学月刊小学版(综合);2011年06期

9 彭海霞;;对培育幼儿科学素养的生活科学课程探索实践[J];教育科学论坛;2017年20期

10 陆丹;;浅析材料在幼儿科学活动中的运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熊艾莉;大班幼儿科学领域尝试学习活动研究[D];闽南师范大学;2018年

2 杜丽;幼儿科学文艺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年

3 年婕;幼儿科学活动中问题设计的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琳琳;幼儿科学教学活动教师反馈行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5 张孝坤;中班幼儿科学活动的指导个案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6 刘婷;集体教学背景下发挥幼儿科学探究自主性的行动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7 崔蕾;幼儿科学探究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年

8 黄海涛;幼儿科学与艺术启蒙教育整合实验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田保华;郑州市城市幼儿园开展科学教育活动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0年

10 张冬霞;运用评价改进幼儿教师科学学科教学知识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8558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28558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5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