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蒙古贞地区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系统设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23:21

  本文关键词:蒙古贞地区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系统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服务设计的视角,对蒙古贞地区的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系统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优化解决方案。在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蒙古贞地区出现了民族语言危机,除了社会语言环境的影响,蒙古族儿童的双语教育过程存在着诸多问题,针对这个社会现状,本文作者将服务设计理念和方法引入到儿童双语教育的实践中,结合了语言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对双语儿童语言发展的研究成果,为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的每个教育服务环节进行设计,提出了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设计策略。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首先,作者搜集了与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相关的理论研究成果与社会文化发展背景,明确了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方法。其次,研读了儿童双语现象和双语接触理论与蒙台梭利教育方法,并对蒙古语语言特点规律进行研究,总结出蒙汉双语获得的关键因素和双语儿童的二语学习方法,尤其是双语儿童的一语与二语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儿童二语习得的因素。然后,通过桌面调研和在实地调研,了解了学前语言教育服务的特点,探索服务设计在儿童双语教育服务中介入的可行性,此外还搜集了服务设计在学前儿童的教育服务系统中的应用案例,尤其是儿童语言教育服务系统案例,并且对案例进行分析与总结,得出服务设计在儿童语言教育服务中的介入方法和策略。接着,作者在蒙古贞地区的蒙古贞幼儿园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田野调查,对蒙古贞幼儿园的自然情况、双语教学现状和蒙古语的语言特征进行了解,并且与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了现阶段的蒙汉双语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儿童用户课堂学习的过程分析找到可以介入的服务接触点,并且在目标用户中进行了碎片化的验证活动。最后,根据前期的资料收集和用户研究,提出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系统设计策略。在蒙古贞地区的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系统中,以语言为文化的载体,为儿童双语学习过程中的接触点设计,提升儿童的学习体验,通过蒙语习得使儿童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建立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本文的研究中,作者引入了大量的案例,包括与其他少数民族的学前儿童民汉双语教育、中英儿童双语教育、印度地区的儿童英语教育等双语教育服务方式的类比研究。通过这些案例,与儿童语言发展理论相结合,得出儿童双语习得的过程和策略,用来指导蒙汉双语教育环节的优化。此外,还从儿童编程教育、艺术培养等其他领域的儿童教育服务系统的设计中了解儿童教育服务设计的设计方法,得出服务设计在教育领域应用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用来服务于蒙古贞地区的蒙汉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服务系统设计。
【关键词】:双语教育 学前教育 服务设计 第二语言学习
【学位授予单位】:江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3.2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22
  • 1.1 课题解析8-9
  • 1.1.1 蒙古贞地区8
  • 1.1.2 幼儿民汉双语教育8-9
  • 1.1.3 服务系统设计9
  • 1.2 研究背景9-14
  • 1.2.1 少数民族语言危机9-11
  • 1.2.2 我国蒙古族语言使用情况11
  • 1.2.3 蒙古贞地区的蒙语教育现状11-13
  • 1.2.4 学前教育服务的市场化趋势13-14
  • 1.3 研究现状14-17
  • 1.3.1 我国现阶段的学前民汉双语教育现状14-15
  • 1.3.2 服务设计在教育系统中的应用15-16
  • 1.3.3 面向儿童用户的设计研究16-17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17-18
  • 1.4.1 通过民汉双语教育服务设计构建儿童民族文化自觉17-18
  • 1.4.2 探索学前儿童双语教育服务设计的方法18
  • 1.4.3 实践意义:为蒙古贞地区的学前儿童提供双语教育服务18
  • 1.5 研究方法18-20
  • 1.6 创新点及研究思路20-22
  • 1.6.1 创新点20
  • 1.6.2 研究思路20-22
  • 第二章 学前儿童双语习得22-37
  • 2.1 双语儿童语言发展22-26
  • 2.1.1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规律22-23
  • 2.1.2 学前儿童的双语形成23-24
  • 1. 双语儿童23
  • 2. 影响儿童双语形成的因素23-24
  • 2.1.3 儿童第二语言获得方式24-26
  • 1. 语言环境与第二语言获得24-25
  • 2. 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情景认知25
  • 3. 第二语言的母语迁移现象25-26
  • 2.2 蒙古贞地区蒙古语言特征26-31
  • 2.2.1 蒙古语言的特点26-29
  • 1. 书面语与口语26-27
  • 2. 字母音节基本组成27-28
  • 3. 语法规律28-29
  • 2.2.2 蒙古语习得的关键因素29-30
  • 1. 音节的读写29
  • 2. 词汇与词汇规律29
  • 3. 语法和句法29
  • 4. 特殊用法29-30
  • 2.2.3 学前儿童蒙语习得范围30-31
  • 2.3 蒙台梭利的语言教学法31-35
  • 2.3.1 蒙台梭利的语言教育观31-32
  • 2.3.2 书写训练方法32-33
  • 2.3.3 阅读训练方法33-34
  • 2.3.4 蒙台梭利语言教具34-35
  • 1. 字母砂板34-35
  • 2. 活动字母35
  • 3. 几何图形嵌板35
  • 4. 地域化变种设计35
  • 2.4 小结35-37
  • 第三章 服务设计在学前双语教育中的介入37-58
  • 3.1 教育服务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对儿童语言教育具有推动力37-44
  • 3.1.1 将教师作为教育活动中的被服务者37-40
  • 3.1.2 利用儿童用户间的社会属性提供儿童教育服务40-41
  • 3.1.3 服务于儿童语家人共处的时间41-44
  • 3.2 儿童教育形式的多种可能44-48
  • 3.2.1 儿童教育中的艺术体验44-46
  • 3.2.2 游戏化的儿童学前教育46-47
  • 3.2.3 教育中的主题性探索活动47-48
  • 3.3 儿童教育中的教学资源优化48-53
  • 3.3.1 提升教学资源的视觉体验49-50
  • 3.3.2 提供系统化的教学资源50-52
  • 3.3.3 新技术下的教具再设计52-53
  • 3.4 学前教育环境再设计53-56
  • 3.4.1 幼儿园区域划分及情景化设计53-54
  • 3.4.2 在户外自然环境中进行儿童教育54-56
  • 3.4.3 生活场景转化为教育场景56
  • 3.5 小结56-58
  • 第四章 基于蒙古贞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的用户研究58-75
  • 4.1 蒙古贞幼儿园田野调查58-63
  • 4.1.1 调研准备58-59
  • 1. 调研目的58
  • 2. 支持机构58
  • 3. 调研对象58
  • 4. 调研方法58-59
  • 4.1.2 蒙古贞幼儿园的自然情况59-62
  • 1. 行政状态59
  • 2. 物质资源59-60
  • 3. 人力资源60-61
  • 4. 教学模式61-62
  • 4.1.3 蒙古贞幼儿园的蒙汉双语教学情况62-63
  • 4.2 学前教育相关参与者模型63-70
  • 4.2.1 学前教育利益相关者系统63-64
  • 4.2.2 儿童用户模型64-67
  • 4.2.3 教师用户角色67-68
  • 4.2.4 其他相关用户角色68-70
  • 4.3 儿童学前教育用户旅程70-74
  • 4.3.1 接触点一:课堂教学环节71-72
  • 4.3.2 接触点二:日常生活的碎片时段72-73
  • 4.3.3 接触点三:家庭环境中的教育73
  • 4.3.4 接触点四:课外拓展活动73-74
  • 4.4 小结74-75
  • 第五章 蒙汉双语学前教育服务设计策略75-89
  • 5.1 蒙古贞幼儿园蒙汉双语教育服务蓝图75-76
  • 5.2 策略一:通过接触点设计提升儿童用户的双语学习体验76-81
  • 5.2.1 使用蒙古族特有的艺术形式进行教学活动76-78
  • 5.2.2 在双语学习活动中进行蒙古族民间游戏78-79
  • 5.2.3 进行社会性课外拓展活动79-80
  • 5.2.4 使接触点活动产生可视化的成果80-81
  • 5.3 策略二:通过接触媒介的设计优化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81-85
  • 5.3.1 教学资源再设计81-83
  • 5.3.2 教育环境再设计83-84
  • 5.3.3 进行教师教育培训活动84-85
  • 5.4 策略三:建立蒙汉双语教育资源及用户基础85-89
  • 5.4.1 建立蒙古族文化教学资源库85-86
  • 5.4.2 进行双语学习工具研究86-87
  • 5.4.3 关注蒙古族家长及教师的用户运营87-89
  • 主要结论与展望89-91
  • 主要结论89
  • 局限性89-90
  • 展望90-91
  • 致谢91-92
  • 参考文献92-94
  • 附录一: 论文中图片和表格来源索引94-97
  • 附录二: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9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巧红;;双语实验教学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2期

2 姜宏德;试论双语教师的专业素质[J];当代教育科学;2003年23期

3 李模琴;双语教学及其双语教师队伍建设初探[J];高等建筑教育;2004年04期

4 孙耕梅,田翠花;中外双语教育的比较[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2期

5 范希运;;中外双语教育比较[J];职大学报;2006年01期

6 王红霞;邹光华;;浅论高校双语教师的队伍建设[J];高教探索;2007年S1期

7 顾华详;;美国双语教育发展的教训及警示——兼论我国民族地区发展双语教育的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8 李洁;;试论锡伯族双语教育发展及其对策[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3期

9 杨淑芹;孟凡丽;;试析双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构成[J];贵州民族研究;2009年04期

10 桂文泱;邹欣吟;杨云霞;;双语教师素质构成评价模式探讨[J];教学与管理;2009年3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巴州“双语”教育工作汇报[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2 席存礼;;双语教育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A];中国西部人才强国战略专家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乌兰巴图;;树立语言教育目标 搭建双语提升平台——博州多元文化课程与双语教学模式研究[A];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会第一次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4 袁锐锷;李阳t;;新加坡双语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5 买体热依木·沙依提;;关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语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A];边疆发展中国论坛文集(2010)·区域民族卷[C];2010年

6 张予;;开展双语实验教学 培养国际适用人才[A];第八届全国高校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室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朱金义;双语教育调研引发各级政协联动[N];亚洲中心时报(汉);2007年

2 实习记者 杨文浩;吐市积极推进双语教师培训[N];吐鲁番报(汉);2007年

3 蒋夫尔;新疆4年培训7500多名双语教师[N];中国教育报;2008年

4 通讯员 李治军;疏勒 多措并举提高双语教育水平[N];喀什日报(汉);2009年

5 记者 蒋夫尔;50亿财政投入发展新疆“双语”教育[N];中国教育报;2009年

6 杜冠睿;新疆学前“双语”教育投资 至2012年总投入逾50亿[N];中国民族报;2009年

7 记者 王文博 刘一兵;我区双语教育稳步发展[N];喀什日报(汉);2010年

8 本报特派记者苏军亚;双语教育抓“小”不能漏“大”[N];乌鲁木齐晚报;2010年

9 记者 王小静;地区拟建40所“双语”幼儿园[N];吐鲁番日报(汉);2010年

10 记者 井波;我区首次公开招聘学前双语教师[N];新疆日报(汉);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霄云;探析文化视界下的我国双语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2 达万吉;民族中小学双语教师质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3 王莉颖;双语教育比较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4 艾力·伊明;多元文化整合教育视野中的“维汉”双语教育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王洪玉;甘南藏汉双语教育历史与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6 赵建梅;培养双语双文化人:新疆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人类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黄明;新加坡双语教育发展史[D];厦门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凌;汉英双语教育管理比较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白贝迩;美国双语教育政策研究及启示[D];青海师范大学;2009年

3 林远辉;双语教师文化素养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李姗娜;内蒙古地区蒙汉双语教育政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年

5 王有春;中美双语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8年

6 连晓锋;新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师培训研究[D];河北大学;2011年

7 熊建辉;多元社会中的双语教育:政策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8 陈娟;美国双语教育的历史演进及其对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启示[D];河北大学;2006年

9 敖敦格日乐;澳大利亚双语教育与我国蒙古族双语教育的比较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年

10 王冠;重庆市小学双语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蒙古贞地区学前儿童蒙汉双语教育服务系统设计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2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02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c4b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