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幼儿三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绘本干预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班幼儿三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绘本干预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亲社会行为通常是指对他人有益或对社会有积极影响的行为,主要包括帮助行为、分享行为、合作行为、安慰行为、捐赠行为等。亲社会行为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存在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中。近年来,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实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已成为幼儿社会领域的重要教育内容。 以往研究已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产生及发展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其中,相关研究指出4到5岁的中班幼儿处于亲社会行为发展的关键时期,应给予适时引导,这为本研究选择中班幼儿进行实验干预提供了参考。另外,以往的实证研究大多采用故事作为材料进行移情训练,或者以动画片为材料进行干预研究,目前除台湾的相关研究外,大陆学者极少利用绘本进行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培养。为此,本研究从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角度出发,选取绘本作为干预材料对中班幼儿进行亲社会行为的培养。 本研究选取天津市某所幼儿园的两个平行中班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前测,前测结果显示两班幼儿在三种典型亲社会行为方面不存在显著差异,之后将两个班随机分配,一个班为实验组,另一个班为控制组。实验组共23名幼儿,男孩12人,女孩11人;控制组共23名幼儿,男孩11人,女孩12人。实验干预过程中,对实验组幼儿进行15次绘本干预,每次干预活动持续30分钟左右。干预完成后,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幼儿进行后测。在后测结束的第6周,对实验组幼儿进行追踪测以检验绘本干预的持续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绘本干预,实验组幼儿的亲社会行为水平明显高于控制组幼儿,即绘本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三种典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同时,实验组幼儿的后测和追踪测不存在显著差异,即绘本干预具有持续性影响。为此,本研究建议幼儿教师以绘本为素材,组织形式多样的绘本教学活动,持续不断地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与此同时,启示教育工作者创编适合我国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系列绘本,并将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深入探究绘本独有的教育价值。
【关键词】:中班幼儿 亲社会行为 绘本 干预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天津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1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一、绪论10-16
- (一) 问题的提出10-11
- 1. 亲社会行为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标志10
- 2. 绘本及其相关活动是培养幼儿亲社会行为的有效途径10-11
- 3. 以往研究中的不足及本研究的新视角11
-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11-12
- 1. 研究目的11
- 2. 研究意义11-12
- (三) 核心概念界定及分析12-16
- 1. 亲社会行为12-13
- 2. 绘本13-14
- 3. 中班幼儿14-16
- 二、文献综述及分析16-23
- (一) 有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研究16-19
- 1. 有关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心理学研究16-17
- 2. 有关幼儿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研究17-19
- (二) 有关绘本的研究19-23
- 1. 家庭教育中的绘本19-20
- 2. 幼儿园教育中的绘本20-23
- 三、研究内容、对象及方法23-25
- (一) 研究内容23
- (二) 研究对象23
- (三) 研究方法23-25
- 1. 文献法23-24
- 2. 实验法24-25
- 四、实验设计25-37
- (一) 实验设计类型及模式25
- (二) 实验假设25-26
- (三) 实验变量控制26-27
- 1. 自变量26
- 2. 因变量26
- 3. 无关变量26-27
- (四) 研究工具27-31
- 1. 干预材料的选择27-29
- 2. 测验材料的选择29-31
- (五) 干预活动方案31-35
- 1. 干预活动方案设计依据31-32
- 2. 干预活动方案设计32-35
- (六) 实验过程35-37
- 1. 前期准备阶段35
- 2. 实验前测阶段35
- 3. 干预阶段35-36
- 4. 实验后测阶段36
- 5. 实验追踪测阶段36
- 6. 研究进度安排36-37
- 五、研究结果与分析37-43
- (一) 实验组与控制组前测结果比较37-38
- (二) 实验组与控制组后测结果比较38-39
- (三) 实验组与控制组前、后测结果比较39-40
- (四) 实验组后测与追踪测结果比较40-41
- (五) 绘本干预对不同性别幼儿影响情况的比较41-43
- 六、讨论及分析43-47
- (一) 绘本干预对幼儿帮助行为的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43-44
- (二) 绘本干预可以促进幼儿分享行为的发展44-45
- (三) 绘本干预能够提高幼儿合作行为的水平45
- (四) 绘本干预可以有效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5-47
- 七、结论及建议47-51
- (一) 结论47
- (二) 教育建议47-50
- 1. 运用绘本促进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47-48
- 2. 绘本干预的活动形式应灵活多样48-49
- 3. 绘本研究要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49
- 4. 创编适合我国幼儿的亲社会行为系列绘本49-50
- 5. 培养亲社会行为的绘本教学活动应持续进行50
- (三)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50-51
- 参考文献51-54
- 附录54-64
- 致谢6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丧失的心理学思考[J];教学与管理;2002年13期
2 寇_g,王磊;儿童亲社会行为及其干预研究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4期
3 吕哲委;论青少年亲社会行为及其培养[J];宁波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胡金生,杨丽珠;当前日本亲社会行为研究的动向[J];心理学探新;2004年04期
5 贾蕾;试析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因素[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6 朱丹,李丹;初中学生道德推理、移情反应、亲社会行为及其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5年05期
7 宋凤宁;黎玉兰;方艳娇;江宏;;青少年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8 宗爱东;;儿童亲社会行为研究中的三个问题[J];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9 赵景欣;申继亮;张文新;;幼儿情绪理解、亲社会行为与同伴接纳之间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10 余宏波;刘桂珍;;移情、道德推理、观点采择与亲社会行为关系的研究进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郁;;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缺失分析[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2 刘秀丽;;两难情境中大学生亲社会行为——谦让行为的调查研究[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3 寇_g;;青少年的亲社会行为研究[A];小康社会:文化生态与全面发展——2003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程峗;李丹;;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干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寇_g;;亲社会行为研究的新视角[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宏利;张雷;;严厉型父母教养与同伴接受和亲社会行为的交互作用[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宋凤宁;;高中生移情水平与网络亲社会行为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寇_g;;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表征研究[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9 张庆鹏;;建构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测量维度的思路[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10 赵璇;周治金;;移情和道德感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张庆鹏 黎洁 寇_g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青少年眼中的亲社会行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 孙卉;家庭因素影响儿童亲社会行为的发展[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3 陈军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青少年亲社会行为的培养[N];汕尾日报;2014年
4 中国社会科学院杜会学所博士 王俊秀;富豪进入慈善榜做秀又何妨[N];北京科技报;2005年
5 李荔;李纾:弱者更合作[N];北京科技报;2010年
6 北京师范大学 刘国芳 中央财经大学 辛自强;经济人信念破坏信任[N];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宋平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共情的界定及其测量[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8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王福兰;如何培养幼儿分享行为[N];光明日报;2012年
9 赵建军;从容走向未来的行为密码[N];中华读书报;201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迟毓凯;人格与情境启动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D];华东师范大学;2005年
2 胡金生;儿童同情心的结构及发展特点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4年
3 张晓贤;儿童内疚情绪与初级情绪的发展差异[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李继波;时间定价对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D];西南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晓彤;虚拟社区中研究生亲社会行为的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刘金梅;不同虚拟内疚类型下青少年亲社会行为选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蒋雪;网络环境下大学生亲社会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葛高飞;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家族影响因素的探究与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5 程
本文编号:3577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35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