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的习得与传承
发布时间:2024-12-03 21:01
0—6岁是儿童发育过程中敏感期的集中时段,儿童语言学习能力在这一时期尤为突出。本文将分析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习得与传承陷入困境的原因,并尝试提出"三位一体"的习得与传承模式,以期促进壮族儿童实现突飞猛进的成长,并习得与传承壮族民间童谣,在传承家乡童谣、弘扬本土文化方面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的内涵
(一)培养语言和感官敏感性
(二)培养动作敏感性
(三)培养社会规范敏感性
(四)培养文化敏感性
(五)培养秩序敏感性
二、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习得与传承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失衡
(二)家庭对壮语方言与民间童谣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缺位的影响
三、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的“三位一体”习得与传承模式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14137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的内涵
(一)培养语言和感官敏感性
(二)培养动作敏感性
(三)培养社会规范敏感性
(四)培养文化敏感性
(五)培养秩序敏感性
二、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习得与传承陷入困境的原因
(一)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失衡
(二)家庭对壮语方言与民间童谣的重视程度不够
(三)学校地方课程实施缺位的影响
三、儿童敏感期壮族民间童谣的“三位一体”习得与传承模式
四、结语
本文编号:4014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4014137.html
上一篇: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师德教育培养路径研究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