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幼儿运动教育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06-06 15:22

  本文关键词:第二代认知科学对幼儿运动教育的启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最近几十年来,以计算的,离身(disembodiment)的信息加工隐喻为核心的第一代认知科学转向强调身体的、具身的第二代认知科学。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关注身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强调身体对心智或认知的塑形,关注感觉-运动过程(sensori-motor processes)及协调在高水平认知发展中的作用,强调身体、大脑和环境(文化)的耦合关系。第二代(具身)认知科学对我们理解幼儿运动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同时也给幼儿运动教育实践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东省教育研究院;
【关键词】幼儿体育 第一代认知科学 第二代认知科学
【基金】: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二五”规划课题“把体育作为推进幼儿素质教育突破口的理论与实践研究”(2011TJK282)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构建广东省幼儿体育活动实践体系的研究”(BLA120092);子课题“基于具身认知的幼儿核心动作经验的研究”(BLA120092-KTZ-013))
【分类号】:G613.7
【正文快照】: 幼儿运动教育的研究是一个极富研究潜力和实际价值的领域,然而,长期以来,无论在教育科学领域还是体育科学领域,幼儿运动教育的研究都处于边缘地位。有些机缘巧合的是,最近二三十年来,表面上与幼儿运动教育似乎没有什么关联的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出现了某些重大变化或范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其维;;“认知革命”与“第二代认知科学”刍议[J];心理学报;2008年1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姜千秋;陈志军;;鞍山市城区幼儿园体育活动科学化分析[J];辽宁科技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2 张莹;;动作发展视角下的幼儿体育活动内容实证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年03期

3 王新菊;;探索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J];巴音郭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4 阳杰;应里孟;;论企业内部控制监督的本原性质[J];财会月刊;2011年28期

5 李欣;;滑板活动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价值[J];当代学前教育;2009年04期

6 徐凯;;注重体育活动研究 凸现健康教育特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年18期

7 范连友;李梅;况照霞;;基本体操对幼儿发展的影响[J];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2010年01期

8 李云媛;莫永华;;具身认知的教育意义和潜在价值研究[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9 黄兆强;广州市城区幼儿园幼儿动作发展状况的调查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年03期

10 魏小莲;;谈大班幼儿球操设计的几个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年2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利红;幼儿体质与健康促进家园共建模式的构建及其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2 张莹;幼儿期体能练习方法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3 于小涵;认知系统性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4 韩露;面向智能移动监控辅助的可穿戴视觉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5 赵振国;3-6岁儿童数量估算、数数能力及视觉空间认知能力发展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胡湛;心理信息工程学的理论构想及应用实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吴涛;变构学习模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8 魏萍;西方心理学的马克思主义取向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9 苗曼;天性引领教育[D];南京师范大学;2012年

10 全海英;体育活动发展3~6岁幼儿亲社会行为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2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皮埃尔·达吕,水金;从智能的基因到基因的智能[J];第欧根尼;2000年01期

2 罗跃嘉;揭开顿悟奥秘的一道曙光——评罗劲的《顿悟的大脑机制》[J];心理学报;2004年02期

3 李恒威;肖家燕;;认知的具身观[J];自然辩证法通讯;2006年01期

4 吴国林;黄灵玉;;计算复杂性、量子计算及其哲学意义[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年01期

5 刘晓力;认知科学研究纲领的困境与走向[J];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6 李恒威;黄华新;;表征与认知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06年02期

7 刘晓力;交互隐喻与涉身哲学——认知科学新进路的哲学基础[J];哲学研究;2005年10期

8 李恒威;黄华新;;“第二代认知科学”的认知观[J];哲学研究;2006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田佳佳;;高师体教专业课堂教学采用“运动教育”课程模式的思考[J];内江科技;2011年10期

2 张雷;;学校运动教育中学生目标能力分析[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年04期

3 杨晓生;梁文敏;;运动教育[J];体育教学与训练;1989年05期

4 王焕波;;“运动教育”模式教学实验研究[J];德州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蒋新国;肖海婷;;美国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启示[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矫祯玉;于秀;;沈阳市学前运动教育师资状况及优化策略[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7 王凤杰;朱思锐;;从终身体育的角度看运动教育模式[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5期

8 李欣;汤波;;新西兰户外运动教育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8期

9 刘颖;张丽娜;;运动教育分层教学模式初探[J];群文天地;2012年22期

10 刘翔;;高校运动教育教学模式改革问题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2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矫祯玉;;沈阳市学前运动教育师资状况及优化策略[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二)[C];2007年

2 张萍;;运动教育模式对我国学校体育课教学理念变革的启示[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仇逸;上海开展学生肥胖群体性防治[N];中国食品质量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熊艳;我国普通高校健美操“运动教育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实证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3年

2 刘洋;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教育价值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倪钊;从“Sportp

本文编号:4267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4267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465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