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行动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1 11:13
本文关键词: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行动研究
【摘要】:美术素养是幼儿全面发展所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幼儿美术教育在培养幼儿美术素养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经本研究观察发现,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仍存在一些不利于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现实情况,幼儿美术教育的目标、理念、内容、方法、环境空间等还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本研究以S幼儿园中班“桥”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契机,采用行动研究范式,与T和Q老师针对某中班幼儿,一起展开了“计划——实施—考察——反思”的螺旋式行动研究,试图呈现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真实情境,探索有利于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活动设计方法、指导评价策略及适宜的环境空间设置。行动研究的实施过程共经历了摸索发现、调整实践、创新拓展、深化提升四个行动阶段。从收集的31个代表性活动案例中,研究者概括了中班“桥”主题活动中,活动设计、指导评价、环境空间设置等三个方面的实践过程与结果。研究者总结出以下有利于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支持性策略:在活动设计方面,提升教师美术教育理念,科学设计活动目标;了解幼儿的生活与经验,合理设计活动内容;遵循整体性原则,完整设计活动流程。在指导与评价方面,研究者从激发兴趣、促进感知与欣赏、提升创作与表现、改善评价与应用四个方面总结相关策略,如运用多种艺术语言、调动幼儿多感官体验、鼓励同伴互助学习、形成多元化评价主体等。在环境与空间的设置方面,创设艺术化、安全宽松的美术创作环境;挖掘美工区的教育价值,提供个性化表达空间。最后,研究者还对行动研究中幼儿、教师、研究者、美术课程的成长进行总结。教师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其教学研究能力的提升和专业素质的发展。幼儿的成长主要体现在其美术素养整体获得了发展: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增加;感知与欣赏美的事物的能力有所提升;创作与表现大胆积极,有“画”可言;同伴学习与评价能力有所提升。研究者的成长主要体现在研究能力的提升及对幼儿的认识从理论深入到了实践。美术课程的成长主要体现在“专家指导型”课程模式的建立及对融合性、生活化等课程原则的践行。
【关键词】:幼儿 美术素养培养 幼儿美术教育 行动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10
- 第一章 前言10-27
- 第一节 研究缘起10-12
- 一、美术素养是幼儿必备的综合素养之一10-11
- 二、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现状引发研究者思考11
- 三、研究者自身的兴趣与经验11-12
- 第二节 研究意义12-13
- 一、理论意义12-13
- 二、实践意义13
- 第三节 文献综述13-22
- 一、美术素养的概念13-15
- 二、美术素养培养的相关研究15-20
- 三、行动研究20-22
- 第四节 研究设计22-27
- 一、研究目标及研究问题22-23
- 二、研究现场23-24
-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步骤24-26
- 四、资料的收集与处理26-27
- 第二章 行动研究的准备阶段27-43
- 第一节 美术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27-31
- 一、美术教育的目标指向美术技能技巧的训练27-28
- 二、教师的美术教育理念有待提升28-29
- 三、美术教育的内容缺乏生成性、完整性29
- 四、美术教育的指导、评价方法缺乏科学性29-30
- 五、班级环境成人印迹重,缺失情境氛围30
- 六、美工区功能有待完善30-31
- 第二节 行动要解决的问题31-34
- 一、如何设计有利于幼儿美术素养培养的教育活动31-32
- 二、教师应采用什么样的指导评价策略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32-34
- 三、如何利用环境、空间等外部条件培养幼儿的美术素养34
-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初步计划34-43
- 一、课程及主题的选择34-36
- 二、主题中的活动介绍36-39
- 三、主题中的活动设计39-43
- 第三章 行动研究的过程43-109
- 第一节 行动研究实施阶段概述43-48
- 第二节 行动研究第一阶段——摸索发现阶段48-63
- 一、基于幼儿的原有经验设计美术活动49-56
- 二、美术活动中适宜指导方式的摸索发现56-59
- 三、美术活动中科学评价方法的摸索发现59-61
- 四、第一阶段的总结反思及第二阶段的计划61-63
- 第三节 行动研究第二阶段——调整实践阶段63-80
- 一、美术集体活动教学指导方式的调整65-69
- 二、美术集体活动中分享与评价的调整69-75
- 三、美工区功能及任务难度的调整75-77
- 四、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美术教育实践77-79
- 五、第二阶段的总结反思及第三阶段的计划79-80
- 第四节 行动研究第三阶段——创新拓展阶段80-98
- 一、指向幼儿审美视觉经验拓展的活动设计82-85
- 二、拓展幼儿审美体验的指导策略85-90
- 三、美术工作坊形式的创新90-97
- 四、第三阶段的总结反思及第四阶段的计划97-98
- 第五节 行动研究第四阶段——深化提升阶段98-109
- 一、引申审美意象和情感内涵的活动设计99-101
- 二、美工区活动的整合与延伸101-103
- 三、渗透性美术活动的延伸与深化103-104
- 四、美术活动指导策略的深化与提升104-108
- 五、第四阶段的总结反思108-109
- 第四章 行动研究的总结与反思109-128
- 第一节 行动研究的总结109-118
- 一、活动设计的支持性策略109-111
- 二、指导与评价的支持性策略111-116
- 三、环境与空间设置的支持性策略116-118
- 第二节 行动研究的积极影响118-124
- 一、幼儿的成长118-121
- 二、教师的成长121-122
- 三、研究者的成长122-123
- 四、美术课程的成长123-124
- 第三节 行动研究的反思124-128
- 一、参与教师的反思124-125
- 二、研究者的反思125-127
- 三、对后续研究的思考127-128
- 参考文献128-132
- 附录132-133
- 后记133-13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群英;同家长谈谈幼儿美术教育[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0年S1期
2 邓海霞;幼儿美术教育新探[J];新疆石油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3 詹惠英;幼儿美术教育与素质教育接轨[J];中国机关后勤;2003年06期
4 刘志红;浅议幼儿美术教育[J];教书育人;2004年11期
5 高红星;幼儿美术欣赏初步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5年02期
6 郑琼华;;幼儿美术欣赏之我见[J];教育评论;2006年03期
7 蒲以宏;;浅谈幼儿美术教育[J];科教文汇(下半月);2006年10期
8 郝延丽;;如何开展幼儿美术教育[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7年08期
9 万志全;;托起明天的太阳——幼儿美术教育论[J];艺海;2007年01期
10 马玉琴;,
本文编号:6039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60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