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杜威儿童游戏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7 10:19

  本文关键词:杜威儿童游戏思想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杜威 儿童 游戏 游戏思想


【摘要】:杜威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整个世界的进程,尤其对中国影响巨大,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仍是本世纪的一个重点课题。杜威的儿童游戏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杜威在批判吸收前人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通过杜威学校的不断试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游戏思想。然而,笔者发现关于杜威儿童游戏思想的研究凤毛麟角,而且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因此通过对杜威著作中儿童游戏思想的挖掘与整理显得尤为迫切。一方面这是研究杜威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不断丰富和发展儿童游戏理论的需要。本研究首先分析了杜威儿童游戏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与理论基础,他们为杜威儿童游戏思想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和基础。第一,时代背景方面,政治经济格局的巨变,使杜威立足当下,关注现实的社会生活;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使杜威改变了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思辨性认识到通过实验解决问题的转变;进步主义运动的进行,使杜威更加坚定的反对传统教育模式,追求以儿童为中心的“新教育”。第二,实践基础方面,杜威学校开展一系列教育实验,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总原则;以游戏为代表的作业、工作成为课程;在儿童的活动中学习——做中学成为教育方法;家长、教师以及儿童参与学校的组织与管理。第三,在理论基础方面,欧洲传统经验论的继承,实用主义思想推进构成了他的哲学基础;机能心理学以及生物进化论思想构成了他的心理学基础;“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改造”这三大理论构成了他的教育学基础。其次,本研究通过对杜威一系列著作的整理、分析,归纳出杜威主要的儿童游戏思想,将其划分为两个部分:游戏观以及幼儿园中的游戏。游戏观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杜威认为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社会生活是儿童游戏的真正来源,游戏是在当下的生活中进行,不需要为未来做准备;(2)游戏即兴趣,杜威认为儿童有四种兴趣本能,所有的游戏都围绕着这四种本能来进行;(3)游戏是一种心理态度而非外部表现,即“游戏无目的”,杜威认为游戏不是一种严肃的、追求外部目的的活动,游戏的目的就存在于游戏活动之中,游戏展开的过程就是游戏目的实现的过程;(4)游戏的价值意义,杜威认为游戏可以促进儿童的感官生长。儿童通过游戏了解成人世界的生活,学习社会经验,获得社会交往技能。同时游戏也有负面影响,比如儿童会模仿生活中家长们的一切行为,包含一些低俗的、粗鲁的行为,这会对儿童产生不利影响;(5)游戏与工作的关系。杜威认为工作是由游戏转化而来,游戏和工作的区分在于工作需要更长时间持续不断的注意力,有一个更远的目的。幼儿园中的游戏包括游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游戏材料选择方面,杜威认为游戏材料要尽量是低结构水平的,游戏材料要真实、简单、直接,游戏材料要多样化。在教师角色定位方面,杜威认为教师要尽量减少对游戏的干扰,但并不否认教师在儿童游戏中的作用。最后本研究对杜威的儿童游戏思想进行客观的评价。本研究认为,杜威以“儿童为中心”的游戏观彰显人文情怀,“儿童为中心”仍是现代幼儿教育改革所遵守的原则,杜威确立了游戏为幼儿园活动的地位,游戏成为课程有效改善目前游戏实践中的困境,杜威重视游戏的内在价值,倡导游戏精神,改变我们对游戏的“工具”认识,但杜威过分看中儿童的直接经验有失偏颇。
【关键词】:杜威 儿童 游戏 游戏思想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G613.7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9
  • 绪论9-27
  • (一)问题提出9-12
  • (二)文献综述12-22
  • (三)概念界定22-24
  •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24-25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25-27
  • 一、杜威儿童游戏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27-33
  • (一)政治经济格局巨变:立足当下,关注社会生活27-29
  • (二)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从思辨到追求科学与实验29-30
  • (三)进步主义运动大潮:反对传统教育,,追求新教育30-33
  • 二、杜威儿童游戏思想的实践与理论基础33-45
  • (一)实践基础:杜威学校的教育实验33-38
  • 1. 促进儿童的生长作为总原则34
  • 2. 以游戏为代表的作业、工作成为课程34-35
  • 3. 在儿童的活动中学习——做中学成为教育方法35-36
  • 4. 家长、教师以及儿童参与学校的组织与管理36-38
  • (二)理论基础:哲学、心理学与教育学38-45
  • 1. 哲学基础:欧洲与本土哲学深化其经验论38-39
  • 2. 心理学基础:机能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39-40
  • 3. 教育学基础:三大理论支撑其教育实验40-45
  • 三、杜威儿童游戏思想内容45-61
  • (一)杜威的游戏观45-55
  • 1. 游戏即生活,生活即游戏46-48
  • 2. 游戏即兴趣48-50
  • 3. 游戏是一种心理态度而非外部表现50-52
  • 4. 游戏的价值意义52-54
  • 5. 游戏与工作的关系54-55
  • (二)幼儿园中的游戏55-61
  • 1. 游戏材料的选择56-57
  • 2. 游戏中的教师定位57-61
  • 四、杜威儿童游戏思想评价61-67
  • (一)“儿童为中心”的游戏观依然是现代幼儿教育改革所遵守的原则61-62
  • (二)游戏成为课程有助于改变我们游戏实践中的困境62-63
  • (三)呼吁游戏的内在价值有助于改变我们对游戏的“工具”认识63-64
  • (四)过分看重儿童直接经验有失偏颇64-67
  • 结语67-69
  • 参考文献69-73
  • 致谢7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樊丰富;;儿童经验与游戏关系的研究[J];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2 胡全柱;葛蓓蓓;;儿童游戏的社会学解读[J];体育与科学;2011年05期

3 石娟;;从几种典型的民间儿童游戏引发的生态性思考[J];文山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刘婷;;浅谈儿童游戏权利[J];才智;2012年21期

5 王其慧;从宋代风俗画中看儿童游戏的多样性[J];体育文史;1991年06期

6 阿部生雄 ,刘玲玲;英国对日本儿童游戏的影响[J];体育文史;1993年02期

7 李业成;;浅议农村儿童游戏的作用[J];艺文论丛;1994年01期

8 胡娜娜;;论儿童游戏与儿童健康[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年10期

9 冯季林;;儿童游戏评价的后现代审视[J];教育导刊.幼儿教育;2005年12期

10 王任梅;;在生活世界视野下对儿童游戏的反思[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丁宇;;城市儿童游戏空间研究与规划思考——以武汉儿童游戏空间为例[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陈燕;;如何正确选择儿童玩具[A];河南省科普、五官、中西医结合护理学术会议资料汇编[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瑞芝;民间儿童游戏的教学价值[N];山西日报;2003年

2 民族所 蒋佩春;儿童游戏文化与未成年人的成长[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5年

3 本报记者 骆会欣;如何营造健康的儿童游戏环境[N];中国花卉报;2006年

4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刘焱;究竟是儿童游戏还是游戏儿童?[N];中国教育报;2013年

5 南京市优秀青年教师 全军优秀教师 南京军区空军后勤部机关幼儿园 钱e

本文编号:808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808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7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