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教育论文 > 基础教育论文 >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模式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6-08-15 07:16

  本文关键词: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模式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持续推进是适应新课程改革和深化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有力保障。本文借鉴先行地区区域资源建设经验,以数学资源开发项目为例,开展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模式实践研究,阐述了资源建设共同体的建立及促进共同体成长的策略,以期为区域资源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共同体
一、问题背景
在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过程中,教育资源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挖掘教育发展潜力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区域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已取得了长足发展,初步实现了各级教育网络的互联互通,但与之相应的资源建设、应用水平、信息化理论研究相对滞后。虽然出现了一批专门从事资源建设的公司和研究团体,初步形成了规范的资源建设模式,大多数地区甚至学校都购买了不同商家的资源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育资源紧缺的情况,但仍存在“资源孤岛”、资源重复建设、质量良莠不齐、分布不均等问题,并且由于新课程改革的推行,现有的资源建设模式已经不能满足不同区域对不同版本教材配套资源的需求。这成为进一步发展资源建设、深化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的瓶颈。因此,建立一种适应本地区教育发展需求的全新资源建设模式,成为基础教育信息化迫在眉睫的问题。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机制研究是“十一五”全国教育技术研究的重点项目,许多学者围绕区域资源建设模式、存储模式、共享机制、运营机制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全国各地教育行政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和基础教育机构等也联合建立有关基础教育共建共享组织,部分省市地区对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进行有组织的探索活动[1]。2010年全国电化教育馆馆长会上强调教育资源在教育信息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教育信息化必须重视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在资源建设和推荐资源共享的过程中,以需求和应用为导向,深入研究能真正为实施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服务的、为广大教师和学生喜闻乐见的优质资源,完善优质资源共享体制和机制[2]。
本文以教育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资源开发项目———初中数学教学知识点资源包开发(下文简称“数学资源开发项目”)为例,探讨沈阳市和平区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及问题对策,为其他地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提供借鉴性参考。
二、提出问题
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地区已经开始建立基于本地区特色的区域性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经验。如2005年,北京市采用宏观统筹、分布建设、多方合作、共建共享的建设机制,建成核心门户网站———“北京教育资源网”,先后与34个资源厂商建立了合作关系,采用“教师先选择,财政后付费”的政府采购优化模式[3]。上海市教育资源服务体系由市教委主管,上海远程教育集团承建,从2004年至今已经完成了三期工程,建立了包括基础设施、应用服务和运营管理生态层的一个基于知识管理的生态系统[4]。广州市建构基于学校的“教育行政—学术机构—学校”的交互合作机制,吸收课程与教学专家、学科专家、教育技术学专家、学术团体、高等院校等各种研究机构,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研究寻求理论支撑。佛山市以“佛山教育信息网”为平台,通过资源征集评选、骨干教师开发、原创资源投稿、现有资源整合优化等途径,建立“项目驱动、专家引领、课题管理”的研究机制[5]。陕西省从2006年开始实施“新跨越”资源建设工程,集全省电教、教研、名校名师骨干力量与企业联合,以“科研先行引领开发”建设覆盖全学科的数字化资源[6]。
从先行地区的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可以看出: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教学理论、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技术规范等多方面;高质量的教育信息资源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也需要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支持;实施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主体存在着多样化现象,包括一线教师、教研员、教育技术人员、技术人员、高校教师、信息化行政管理人员等。总之,资源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如何整合资源建设主体、建设高质量资源、持续有效地推进区域资源建设工程、深化资源应用是值得我们继续关注的问题。
三、解决方法
为了保障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工程持续、有效地推进,首先需要在本区域教育特征的分析基础上,采取宏观规划、多元主体协作、共建共享的模式进行区域资源建设,及时、优质地推出满足本区域需求的、与新课程标准和教材配套的优质资源;其次要建立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以具体任务为驱动,以相关培训、活动和服务为支撑,形成良好的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生态环境,促进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的成长,保障资源建设的持久生命力。
数学资源开发项目由辽宁省电教馆宏观上统一管理和规划,通过调查问卷及访谈,充分调研沈阳市和平区教育信息资源需求、建设与应用情况,以本区域应用教材为组织纲要,充分研究学科课程类型的系统分类以及每种课程类型的相应信息资源建设需求;整合多方面资源建设力量组建资源建设共同体,实现资源建设人员最优化;形成项目整体建设方案和规章制度,规范资源建设流程,明确资源建设共同体成员的责权划分;组织相关活动和培训,提高共同体成员的资源建设能力,保障资源建设工程顺利完成。
(一)区域教育特征分析
通过对学科教研员、学科教师、教育专家、技术专家等资源建设主体进行问卷调查、访谈等,课题组获取了沈阳市和平区数学学科的教育信息资源需求、建设与应用情况的相关数据,分析了资源建设主体的资源应用观念、区域资源需求满意度、共建共享的意愿和行为、对现有资源建设状况的评价及对资源建设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二)组建资源建设共同体
资源建设共同体是由有共同的志趣、愿景、情感等精神因素的资源建设主体组成,为了完成资源共建共享,资源建设共同体在资源建设的过程中进行信息交流和情感沟通,分享经验和资源,各尽其能,互助合作,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在完成共同目标的同时个体能力得到提升[7]。
根据参与资源建设主体多元化的特点和区域教育特征分析的结果,形成了由领导小组、学科教研专家组、技术专家组、学科内容组组成的资源建设共同体。领导小组由省电教馆、和平区教师进修学校及该区重点中学的主要负责人组成;学科教研专家组由省电教馆学科教研员、教师进修学校学科教研员、沈阳师范大学数学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组成;技术专家组由省电教馆资源开发部和沈阳师范大学技术专家组成;学科内容组由和平区重点中学的优秀数学教师组成。
(三)制定建设方案
资源建设共同体根据区域教育特征分析,经过多次讨论研究制定项目整体实施方案。为保证教育信息资源的质量,制定了资源开发流程以明确共同体成员的责权划分(见图1)。


 图片附件: 图1.jpg (2011-4-7 11:47, 26.4 K)

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模式实践研究


一个高质量的资源,需要经过多次调试、试用、修改、完善,才能趋于成熟。在整个资源开发流程中共同体成员各尽其能,互助合作。
领导小组负责建立资源设计、开发、应用、管理与评价等制度,整体规划与协调资源建设工程。
学科教研专家组一方面负责对学科内容组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资源设计与应用指导等方面的培训,另一方面负责对最终完成的资源进行审核、评价。
技术专家组一方面负责对学科内容组进行资源设计脚本培训,以及数学学科辅助教学软件(几何画板、公式编辑器等)的使用培训;另一方面根据学科内容组提交的脚本开发制作相应的资源。
学科内容组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结合学科教研专家组和技术专家组的培训,撰写资源设计脚本。
(四)促进资源建设共同体成长的策略
教育信息资源不仅要着眼于“物”的静态“库”的建设,更要发展到着眼于“人”的动态“流”的建设[8]。因此,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不仅关注资源的建设,,更重视资源建设共同体的成长。共同意识是共同体的核心,影响着共同体的前进方向、力量与发展;个体利益影响着共同体的行动力;共同体中的不利个体现象影响着共同体的存在。因此,不仅要倡导区域资源共建共享理念,还要建立评价、激励机制激发共同体个体的积极性,更要积极地开展相关的培训指导、竞赛、研讨交流、科研协作等活动促进资源建设共同体的成长。
1.评价激励
制定规范、有效的评价和激励机制,在资源建设的主要环节对资源建设共同体的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考核,并设置合理的动机诱因,采取灵活多变的激励策略,如:表彰宣传、资金奖励、与职称评审、晋升评优挂钩等,激发共同体的资源建设欲望[9]。
2.培训指导
通过通识培训向资源建设共同体成员贯彻资源设计指导思想和设计原则,选题要以Blending Learning思想为指导,倡导建设“学教并重”的信息化资源。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应该选择教学活动中学习者不容易理解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这些知识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用传统的方式难以表达清楚,例如宏观和微观世界、抽象和复杂的事物等。既要重视如何辅助教师解决教学过程的重点、难点,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又要体现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习者主观能动性[10]。资源设计与开发要在教学设计、内容呈现、技术运用、艺术效果和创新性等方面符合目的性、科学性、技术性、艺术性和创新性要求。通过学科专项培训使资源建设共同体成员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和初中阶段学生的特征,保证资源的科学性、规范性、学科性和先进性等,在资源建设过程中应注意:
(1)资源内容符合学习者认知水平和特点,遵循学习者的认知规律,不能脱离适用对象现有的知识基础和接受能力。比如,《正负数认识》这节课创设情境的视频,如果使用证券交易大厅显示屏上股票的涨跌信息,就不适合初中生的认知特点;而使用天气预报中温度的变化则比较贴近初中生的现实生活。


  本文关键词:区域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共同体模式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9429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chujiaoyulunwen/9429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8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