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三角典型地区耕地流失特征及机制分析——以1988年~2013年快速城市化的东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17-12-24 14:41
本文关键词:珠三角典型地区耕地流失特征及机制分析——以1988年~2013年快速城市化的东莞市为例 出处:《世界地理研究》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耕地流失 驱动力 东莞 主成分分析 多元逐步回归
【摘要】:结合遥感解译得到多期土地利用类型图,分析1988年~2013年东莞市耕地流失的数量变化特征、流失强度以及与城市扩张之间的流转关系,并结合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研究东莞耕地流失的影响因素,确定了人口、产业结构、经济发展状况、居民生活水平和交通发展水平五类耕地流失驱动指标。利用相关性检验、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法进行驱动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6年间东莞市耕地流失886.52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5.96%,耕地以79.16%的净流失率和6.08%的年均强度持续流失,且耕地流失与城市建设用地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流转关系;该期间耕地有四个显著的流失阶段,为原始快速流失期、间歇平稳流失期、二次高速流失期和成熟趋缓流失期,分别反映了同时期的国家政策调整及地区战略规划;一、三产业比重、城市化率、职工工资水平及常住人口等12个驱动因子与耕地流失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的户籍非农人口、GDP、固定资产投资、职工工资水平和公路里程分别为五类驱动指标的主成分;第三产业的发展通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进而推动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是加速东莞市耕地流失最为核心的动力机制。
【作者单位】: 东莞市地理信息与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南京师范大学虚拟地理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东莞市测绘院;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
【分类号】:F299.27;F323.211
【正文快照】: 0引言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其数量和质量是粮食综合生产力的体现[1,2]。20世纪80年代,我国耕地流失现象逐渐凸显[3-6],珠江三角洲地区处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期,伴随着快速城镇化进程,耕地大量流失[7]。其中东莞的土地利用变化最具代表性[8,9],相关资料[10]显示,东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振宇;河南省耕地流失原因分析及对策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李德;防止耕地流失八项措施[J];农村新技术;1996年01期
3 ;乡村耕地流失严重[J];广西农村经济;1999年02期
4 李德;防止耕地流失八项措施[J];农机具之友;1996年04期
5 ;国家土地局提出八项措施防止耕地流失[J];江苏农机与农艺;1995年04期
6 ;国家土地局提出八项防止耕地流失措施[J];新农业;1995年10期
7 陆雪荣;;浅谈平原水网地区的耕地流失[J];江苏水利科技;1995年03期
8 何飞雪;保护土地资源 抑制耕地流失——安顺地区耕地资源流失调查[J];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年06期
9 马亮 ,齐铁丽;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J];水利天地;2004年09期
,本文编号:132879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jingjifazhanlunwen/1328799.html